琉璃光雜誌2002年11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02年11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家族的創傷,您來康復雷久南
吃出健康
新世紀的爐子-談太陽能烤箱菩芸
心靈湧泉
靈性的詩篇-第二篇 超越生死門 之八(續)潘定凱
和平使者生平自述-第十二章 和平使者之路(續) ( Peace Pilgrim )李令儀 俞靜靜譯
戲夢一生 靈性導師 潘定凱
人與自然
晚星原來是行星何瑞德 蔡孟璇譯
童年王國
兒童教學 第五講(續)魯道夫‧史丹勒 潘定凱譯
健康生活百寶箱
從啟動嗅覺到村莊藥房蕭錦綿
迎接新生兒
迎接新生兒-印度醫學觀曾紫玉
寶寶的屁屁大事謝美芳
「生產時胎兒是有意識的」發起宣言Carrie Contey 張穎真譯
教養未出世的孩子(7-9月)-安慰、鼓舞與孩子溝通的九個月計畫湯姆斯.勃尼( Thomas Verny, M.D. )&潘蜜拉.萬喬勃( Pamela Weintraub ) 李玲蘭整理
現身說法
家中的電磁場干擾曾紫玉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生產時胎兒是有意識的」發起宣言

「生產時胎兒是有意識的」發起宣言





感謝胎兒和新生兒心理學研究的先驅者,因為他們的研究讓我們得知,原來胎兒出生時的

經驗是如此深刻地影響個人日後的健康和行為。勃尼(Verny)寫道:

胎兒如何地被接生出來-不論是困難、輕鬆,順產或難產都將影響他的發展及他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不論是在他五歲、十歲、四十歲或七十歲,部份的他永遠是以出生時的眼睛在觀察這個世界。

陳柏廉(Chamberlain)在一九八六發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報告,他發現孩子們在催眠狀態下都能鉅細靡遺地回憶起出生時的經驗,而這些敘述與孩子們的母親在催眠狀態下所描述的情形是一樣的。由此得到一個結論:

這種出生時的記憶指出了胎兒在出生時身體、心理和情緒上皆有相當程度的覺知,其程度遠超過了發展心理學上的假設。由此可知,從胎兒的立場來看,許多現行的接生術應該需要重新被評估。

基於相信出生時的胎兒是具有身體、心理和情緒上的意識,這篇報告的目的是想提出一些方法來讓新生兒有一個比較理想、愉悅的出生經驗。

生產時胎兒是有意識的

愈來愈多實驗、臨床和軼事上的證據,均支持胎兒在胎內或生產時是具有意識的。韋德(Wade)在一九九八年提出,在催眠中許多人可以詳述那些遠在胎兒腦部發展成熟前所發生的事件。陳柏簾、卡斯提立諾和艾莫森(Chamberlain, Castellino and Emerson)及一些其他的人都致力於幫助康復有出生記憶創傷的人。在二○○○年九月,我第一次參加由雷‧卡斯提立諾所辦的研習課。在二小時的課程中,我再次經歷自己出生時沒有經過陣痛的剖腹生產過程,並發覺當時身體及情緒上感受的一些重要訊息。在課程結束時,我治癒了跟隨我一生的頸痛,那源於在出生時受到傷害所致。我還釋放了一些「在我尚未啟動陣痛就要被拿離開子宮」的那種感受。所以說,如果在生產過程中胎兒是沒有意識的,那我們既不會記得出生時的情景,當然也就沒有必要治療當時所產生的創傷。

感官意識

在肉體上而言,胎兒是能夠完全的覺知到他出生時的環境。新生兒的五個感官早在出生前的數週就已發育完整。在生產過程中,胎兒是可以看到、聽到、聞到、嘗到和接觸到在他周圍發生的每一件事。甚至有部份的人認為,在生產過程中,新生兒的感覺遠比成人來得敏銳。福瑞德瑞克‧立柏爾 (Frederick Leboyer) 形容出生是「一個巨大、幾乎無法想像的感官經驗」。

新生兒五官知覺的照顧

立柏爾(Leboyer)在一九七五年公佈了如何讓胎兒自然而平順的來到外在世界所必具備的要素,以下所列是以我們已知關於新生兒對出生時環境的感覺所做的建議。

視覺︱燈光要微暗,因為新生兒的眼睛是非常的敏感,他習慣於透過母親子宮的微弱光線;因此我們必需讓新生兒的眼睛能夠慢慢、自然地去適應外界的光線。

聽覺︱同樣的,新生兒習慣於透過母親身體及羊水液體的低沈音頻;因此談話時應該輕聲細語,外界的聲音也應減到最低。

味覺︱在新生兒吸吮母奶前,不應該放入任何東西到他的嘴裡;因為新生兒是期待在出生後不久就會嚐到母親的奶。在胎兒一出生後,強制地將奶瓶或注射器放入新生兒的嘴裡是會侵犯和傷害到母子情的建立。

嗅覺︱新生兒對嗅覺是非常敏銳的。醫院產房的味道遠超過新生兒嗅覺所能負荷;因此在生產時我們必須小心使用所有天然或非天然會散發味道的東西。

觸覺︱我們藉由接觸與嬰兒溝通(立勃爾Leboyer,一九七五)。經由接觸傳達我們的愛、恐懼、溫暖、怒火、自信和愚眛等意識給嬰兒。所以應該如何對待剛出生的新生兒呢?

新生兒一出生後,應該馬上被母親所懷抱、歡迎著,藉由母親自信的雙手告訴他「他是安全及被愛的」 。每一個人都應該以尊敬他、愛他的心懷抱新生兒。

心理和情緒的意識

在一九八八年凡笛卡(Van de Carr)、一九九八年曼里奎(Manrique)和一九九三年潘斯拉奉(Panthuraamphorn)的學術報告裡,已證實胎兒在母親子宮內已有學習的能力。愈來愈多的父母與胎兒說話,一起聆聽音樂。如果胎兒可以在子宮內學習,毫無疑問地,生產過程中的胎兒亦是有學習能力的。胎兒不單只是用他的生理感官在感受出生的環境,他也同時用心理感受當時所接收的訊息,這些都會影響著他日後的個性發展。有一個案例是陳柏廉在一九八七年所敘述一位成人患者的故事:史都華從小即被斷定是很難帶、非一般正常的孩子。當他追溯回到出生時,發現了問題的源起。在史都華冗長的生產的過程中,接生的醫生因為他一直不下來而變得生氣和沮喪,他一再的告訴史都華的母親,你有一個固執的小孩,他是如此的難纏,以後他做什麼都會比別人慢半拍。當我們成功地找到問題的起源,我們就可以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創造一個新生活。

不只是生產過程中所聽到的話,生產時的氣氛也一樣會影響到新生兒。瓊斯(Jones)在他的《從父母至孩童:精神、心靈的連結》(From Parent to Child: The Psychic Link)一書中提到母親和胎兒間的心靈感應。

母親所想的、所感受的和所經驗的事都會影響胎兒。就生產過程來說,產房中的緊張氣氛可能比細菌造成更大的問題。換句話說,正面、樂觀的心念會讓母親與胎兒有一個更愉悅生產經驗。

心理和情緒上的照顧

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是建立於,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認知將出生的新生兒是一位有意識、敏感而且知道自己將如何被生出來的人。仔細地將生產過程如實地告訴母親和胎兒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一些會侵犯到他們的程序。人們可以藉由再次經驗出生時的情境,配合輔導治療的技巧,重新體驗他們的誕生;就我們所知大部份新生兒的誕生都是恐懼的、充滿著壓力和疼痛的。在生產過程中,告訴新生兒他們是安全,而且有人在旁幫忙,可以幫助胎兒減輕他們的恐懼。

對胎兒來說,離開子宮即是失去方向而且非常震驚的。一旦新生兒出世,每一位在場的人,都必須留意他們是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嬰兒的注意和關懷。我們愈放鬆、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則新生兒就愈能適應這個世界並和其保持良好的連繫。總而言之,整個生產環境應該充滿著愛、歡愉和尊敬。

藥劑對新生兒的影響

布萊克比爾(Brackbill,1985)的研究報告指出,在陣痛和生產過程中,施予任何藥劑會大大地影響嬰兒的行為。一些較顯著的藥劑影響有:胎兒心率不整,干擾嬰兒的反射動作,拒絕吸奶,呼吸困難和長時間昏睡。當追溯回到我出生時的情景,我感受到一種沉重、陰霾的感覺,那種感覺讓我非常的想睡覺;很明顯地,我被我母親在生產前所注射的麻醉劑所影響著。在那過程中,我下意識地盡量保持清醒,但是非常困難。我的呼吸變得非常吃力,四肢難以伸展。很多次,在我母親吸入氧化亞氮(俗稱笑氣)時,我不能自主的狂笑,我笑著但是內在的情緒反應卻是恐懼和生氣。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是令人惴惴不安的。在五十九個孕婦使用藥物的報告中,沒有一個是對胎兒有益的。站在嬰兒的立場來看,在陣痛和生產時,是不該使用任何藥劑的。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例如剖腹生產手術時,對於劑量的使用要非常的小心,並且應該對父母親和嬰兒們解說清楚藥劑的作用。

連繫感

胎兒出生後應該馬上與母親依偎著,這對建立母子情是非常重要的。母子情的建立是讓新生兒產生一種安全感,讓他知道即使來到這個新世界,仍然會受到母親持續的照顧。母子情是母親與新生兒間最初和最直接的連繫。新生兒和母親與生俱來而且期待著能夠馬上面對面、肌膚相親和嘴對乳房的接觸來建立感情,這種關係會持續幾個月之久。根據卡斯提立諾(Castellino)在一九九七的報告中指出,健全的連繫和接觸,對嬰兒日後身體、神經生理和心理系統的影響是有益的。

胎兒出生後,在被抱去洗澡、量體重或做其他的檢查之前,應該將嬰兒裸置在母親的小腹上,因為在那裡胎兒可聞到母親的味道,感覺到母親的體溫和聽到母親的聲音,再一次他們親密的依偎著,也是第一次彼此相視著。這時候的新生兒進入一個安靜、清醒的狀態中。他安靜的趴在母親的肚子上,其實他已具有看、聽和與外在世界互動的能力。大多數的母親會在這時輕摸他並與他喃喃細語。

在胎兒出生後的第一個鐘頭裡,如果周遭的環境是安詳的,並且母親在生產時沒有使用任何藥劑,他會本能開始一個我們稱為產後自我附屬(delivery self-attachment)的步驟。產後自我附屬是新生兒的本能,他會用自己的方法找到母親的乳房,逕自吸奶。產後自我附屬的四個步驟如下:在前三十分鐘裡,新生兒會安靜而清醒地仰視著母親並觀察這個外在的世界;在三十至四十五分鐘裡,新生兒的唇開始咂唇作響、流口水;此時只要給予新生兒的雙足一點點支撐,他就會慢慢、一吋一吋地移向母親的乳房,當到達時,他會開始搜尋母親的乳頭;在最後的四十五至六十分鐘裡,新生兒已含住乳暈開始吃奶。

如上所述,所有的準母親也都具有建立母子情的本能。例如,新生兒吸吮母奶刺激母親的乳頭會讓母體分泌一種稱為催產素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使子宮自然的收縮減少生產的出血,並同時刺激母奶的分泌。隨後每次嬰兒吸母奶時,母親體內的催產素會增加,這可以平靜母親進而增進母親與嬰兒的親密關係。這種母子情的本質是建立在養育心會雙向互相滋長的基礎上的。

結論

我們的社會再也負擔不起忽視新生兒是具有自我意識的這個事實,而且我們必須承認現在流行的接生方法對新生兒是有害的。我們必須尊重生產的方式和新生兒的內在智慧。我非常投入於提升人性至更高層次的工作。我深知要跨越這一大步的希望就是要改變「現行生產過程中對待胎兒的態度」 。我想應該有一份報告根據上述的想法和研究讓我們可以為所有的新生兒創造一個最好、最理想的出生環境。這篇報告也許應該叫做「生產時胎兒是有意識的」發起宣言。

參考書目:

Brackbill, Y. (1985). Medication in Maternity.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hamberlain, D.B. (1986). Reliability of birth memories: Evidence from mother and child pairs in hypnosis.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Medical Hypnoanalysis. 1(2), 89-98.

Chamberlain, D.B. (1988). The Significance of birth memories. Pre and Peri-Natal Psychology, 2(4), 208-226.

Castellino, R. (with Takikawa, D. & Woods, S.). (1997). The Caregiver,s Role in Birth and Newborn Self-Attachment Needs. Available from Castellino Training Seminars, 1105N. Ontare, Santa Barbara, CA93105.

Gaskin, I.M. (1990). Spiritual Midwifery. Summertown, TN: The Book Publishing Company.

Jones, C. (1989). From Parent to Child: The Psychic Link. NY: Warner Books.

Klaus, M., Kennell, J., and Klaus, P.(1995). Bonding: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Secure Attachment and Independenc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Leboyer, F. (1975). Birth Without Violen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Manrique, B., Contasti, M., Alvarado, M.A., Zypman, Monica, Palma, N., Ierrobino, M.T., Ramirez, Ilk & Carini, D.(1998). A countrolled experiment in prenatal enrichment with 684 families in Caracas Venuzuela: Results to age six. Journal of Prenatal and perinatal Psychology and Health, 12 (3&4) (Spring and summer).

McCarty, W.A.(1997). What Babies are Teaching Us. Available from Wondrous Beginnings, 5662 Calle Real, #221 Goleta, CA93117.

Panthuraamphorn, C.(1998). Prenatal infant stimul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Prenatal and Perinatal Psychology and Health, 12 (3&4) (Spring and Summer).

Simkin, P. (1991).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the Newborn. NY: Simon and Schuster.

Van der Carr, F.R. & Lehrer, M.(1998). Prenatal University: Commitment to fetal-family bonding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family unit as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Journal of Prenatal and Perinatal Psychology and Health, 12(3&4) (Spring and Summer).

Verny, T. with Kelly, J.(1986). The Secret Life of the Unborn Child. NY:Dell.

Wade. J. (1998). Physically transcendent awareness: A comparison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consciousness before birth and after death. 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 16(4), 249-275.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