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04年05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04年05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代代相傳……傳了什麼?雷久南
預防之道
治腸內革命戴菊英
自然農耕
從土壤學觀點談農業現代化(四)  雷通明
揭開石器時代的農業奧妙陳瀅
吃出健康
珍惜資源,滋養身體的太陽能餐雷久南
我愛大地
綠色消費行動策略鄭姝如整理
心靈湧泉
靈性的詩篇-第二篇 超越生死門 之十四(續)潘定凱
童年王國
妮老師的話—史丹勒的幼兒教育菩芸
兒童教學第七講(三)(續)魯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 潘定凱譯
養生智庫
親證「自然療法之神奇」鄭鴻娟
現身說法
妄想症、躁鬱症、憂鬱症 的另類療法一個走出幽暗深谷的親身經驗菩心
新書介紹
傑特船長的生命之旅雷久南
航向宇宙生命的奧秘鄭姝如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琉璃光養生世界
















妮老師的話—史丹勒的幼兒教育


 

妮老師(Teacher Nan)是我兒子在華德福學校幼兒班的老師,當我們帶兒子去面談及試上一堂課時,她優雅的儀態和談吐深深吸引了第一次見到她的我們。她像極了我唸的書本中理想的幼兒老師,慈祥、高雅,充滿了智慧。一個學期多下來,我感受到她優美的聲音穿透這些小孩的心靈深處,幫他們渡過這個自我意識體進入肉體的痛苦起始過程。身為一個新手媽媽,我決定把一些常常聽到而困惑新媽媽的問題請教妮老師,她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其他像我一樣曾在黑暗中摸索而不知如何的媽媽,謝謝她犧牲了午餐時間回答以下的一些問題。

1. 問:如何判斷孩子的性情以及如何根據他們的性情去養育他們?

答:如果你的第一個孩子是男孩,通常這個孩子的性情會像母親小時候的性情,反之則像父親。如果是雙胞胎,出生的順序非常重要。第二個小孩的性情通常和第一個小孩相反舉例來說,如果第一個孩子屬於冷靜型(phlegmatic),第二個孩子則通常屬於較外向衝動的(choleric)。一個孩子的性情通常是二到三種的組和,去辨識這個孩子的性情的方法是在孩子的身上找到她絕對沒有某種性情的特徵。舉例來說,如果您覺得你的孩子屬於外向衝動型,那有可能這個孩子是外向衝動型+較易憂鬱型(melancholic)或是外向衝動型+樂天派型(Sanguine),但你絕不會找到外向衝動型+冷靜型的組合,因為外向衝動型和冷靜型的剛好相反的。所以你如果看到這個孩子缺乏冷靜型的特質,通常他是一個傾向外向衝動型。

在人一生中,每七年都被一種特質主宰,例如在人的童年,不管這個小孩的性情為何,他們都具有樂天派的特質;從七歲到十四歲,是屬於冷靜型的特質;從十四歲到二十一歲則是屬於憂鬱型,這段時間也是一個人要渡過內歛的青春期,二十一歲到二十八歲則是屬於外向衝動型,這時是年輕人剛從大學畢業懷著滿腔熱情準備對社會有所貢獻,一直到二十八歲,自我意識才完全完成進入肉體的再生過程。

現在讓我敘述各種性情的特徵:

外向衝動型的特色是一個人很活潑、外向,在團體中很容易交朋友,但在內心深處,他們並不滿足,總是覺得有事情要去完成,樂天派的特質也很外向,但是在內心中,他們很滿足,不像外向衝動型的人總覺得有急切的工作要去做。冷靜型的特質是他們比較內向但心中很安詳滿足,例如像佛佗,他們較容易獲得靈性上的成就,至於憂鬱型的特質則是內向但心中並不滿足,很多藝術家即屬於此類,樂聖貝多芬是外向衝動型混合憂鬱型特質。

每一種性情被人類整個身體的一部份主宰。憂鬱型的特質被肉體主宰所以他們和地球緊密結合,因此他們很容易感受到肉體上的痛苦。冷靜型的性情則是和氣體有關聯。樂天派型的人則是他的星芒體對他有最大的影響力,如果自我意識體主宰一個人,則這個人的性情是外向衝動型。

現在讓我們談談食物和不同性情人的關係:

通常外向衝動型的孩子適合在他們的飲食中吃一些生食,因為他們的心中有熾熱的火焰,而生食消化的過程可以幫助他們澆熄心中之火。冷靜型的孩子他們通常喜歡吃熟食,但他們應該被鼓勵多吃一些需要身體消化工作的食物。他們通常最喜歡的食物是麵包、麵食、米類似的食物,這些食物不需要很多的消化力量就可以燃燒產生熱量。他們通常不愛吃生食或蔬菜,因為這些食物需要較多的能量去消化他們。儘管他們不喜歡吃,但應該鼓勵他們有均衡的餐飲,樂天派的孩子喜歡甜食像水果類,他們天生喜歡吃甜的東西,儘管如此,他們也是應該被鼓勵吃各種食物。憂鬱型的孩子通常都沒有很好的胃口,既然如此,最好把食物準備得看起來很有趣讓他們增加食慾。所有的孩子都應吃種類很多,營養均衡的食物。孩子們在三歲以前最好不要吃肉,同時也不應該吃蛋,因為蛋中的蛋白質是他們無法消化的,必須等年齡稍長,他們的身體進一步發育才能消化吸收得很好。蜂蜜也一樣,尤其是二歲三個月以前的孩子最好不要食用,因為蜂蜜中含的一些物質對孩子們來說是毒素而且很難消化。

史丹勒博士(Dr. Rudolf Steiner)曾寫過一本有關營養的書,書名是《人類是創造世界中的交響樂》(Man as Symphony of the Creative World),在這本書中,他提到植物、水晶、動物、牛奶、蜂蜜、結晶狀的糖對人類自我意識體的作用,這本書的書名已被重新取名。史丹勒博士提及牛奶曾屬於靈性的食物,蜂蜜和牛奶對老年人是好的。但現在的乳製品已和以前大不相同,他們所含的脂肪已不一樣。現在這些東西已經和他當年書上說的大不相同。但儘管如此,小孩子在進入第三年時(也就是二歲以後)可以偶爾吃一些結晶狀的糖,這樣對他們自我意識體再賦與今生這個肉體有所幫助,自我意識體賦與今生這個肉體的過程一直到二十八歲才是完全完成。

2. 問:顏色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季節有什麼影響?

答:我曾經有機會和一位音語舞治療師一起共事,他的名字是薩斯.摩利森(Seth Morrison),他住在紐約上州而且就在離他住家附近的華德福學校教學。在他還沒進入華德福教育系統的時候,他曾經夢到史丹勒博士告訴他將來他會做史丹勒系統的工作,我從那裏體會到色彩的力量。概括來說,在十四歲以前,如果你能辨識孩子的性情,如果孩子是外向衝動型,此種性情的顏色是紅色;在孩子七歲以前,因為他看到的顏色是補色,所以你可以鼓勵他們穿紅色的衣服而讓他們經驗到補色(綠色)的效果從而產生鎮靜的效果。如果孩子過了十四歲不再看到補色,則這個外向衝動型的孩子應被鼓勵穿綠色,對這個孩子的性情會產生一種平衡效果。讓我們現在來看看各種性情所代表的顏色:

外向衝動型↓紅色

冷靜型↓綠色

樂天派型↓黃色

憂鬱型↓藍色或紫色

舉例來說,如果你有一個樂天派的孩子,在這孩子十四歲以後,應該鼓勵穿紫或藍。

通常隨著季節的變換,教室顏色也會隨著改變,例如在秋天時,為了讓孩子們心中能感受到心中的寧靜,我們用深紅色和橘色系列,可以讓他們感受到這二種顏色的補色(綠色和藍紫色)平靜的力量。

幼兒們早上剛進入教室的房間是淡黃色的,因為這些年輕的孩子們會感受到淡藍或淡紫色安定的力量,通常教室的出口和進口也是這種顏色,幫助讓他們在這種準備上課或準備到外面去的過渡時期,感受到這種沈著的力量。冬天教室顏色的色系是藍色系和紫色,春天則是黃色和綠色。

3. 問:如何去養育特別害羞或特別獨斷的孩子?

答:通常害羞的孩子屬於憂鬱型或是平靜型,然而平靜型的孩子,通常看起來比較不像是心靈上受到創傷或是極度害羞,憂鬱型或是平靜型的孩子,適合參與提供很多藝術活動的小團體。平靜型的孩子通常是愛夢想的,就讓他們順著本性去夢想。樂天派的孩子是內心平靜但很外向,他們跟外向衝動型的孩子一樣,都喜歡參加團體活動。外向衝動型的孩子在團體活動中,如果沒有碰到一個有威權的領導者,能讓他心服口服時,他們常常就會有乖張的行為。樂天派的孩子們雖然看起來像蝴蝶般地快樂飛翔,但他們如果發現團體的老師或領導者很愛他們時,他們會表現的特別好。

4. 問:在現代社會中,是不是偏向平靜型的孩子越來越少?

答:費城的報紙最近刊出一篇文章是美國小兒科學會做的研究,他們懷疑孩子過早(三個月到三歲)或過量接觸到大眾傳播媒體(如電視、電視遊樂器)和日後變成注意力不集中(ADHD)有所關聯。例如你有一個屬於冷靜型特質的孩子,但因為接觸太多大眾傳播媒體而變得看似外向衝動或樂天派的孩子。今日的環境有時會影響到孩子們腦子的發育,他們性情中平靜特質的那一部份常在這壓力很大的社會被掩蓋的。談到平靜型的孩子,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適合選擇做飛行員,因為這種工作需要絕對地專注,他們可以把塔台收到的一堆混亂的資訊放入腦中,但非常鎮靜地帶領大家飛行。譬如坐飛機時,我們都希望聽到飛行員低沈、鎮靜、美好而又緩慢的聲音告訴你會有一趟安全之旅。

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地區也常常有不同的屬性,例如美國是屬於外向衝動型,英國、歐洲等國家是屬於平靜型,俄國是憂鬱型,中國、亞洲國家則屬於憂鬱平靜型,南美、紐西蘭則是屬於樂天派型。

像我前述提及,第二個孩子的個性和第一個孩子的個性相反,第三個孩子的性情是第二個孩子個性中欠缺的那一種,第四個孩子則是第三個孩子四種性情中欠缺的那一種,通常如果你有四個孩子,則你有四種不同性情的孩子。例如第一個孩子是外向衝動型,第二個是平靜型,第三個大概是樂天派型,第四個是憂鬱型,第五個則像第一個,以此類推。

5. 問:如何養育自我中心非常強的孩子?

答:通常自我中心很強的孩子是屬於外向衝動型,他們需要一位可以尊敬的領導者,所以必須建立權威有力的形象讓他們可以仰視及服從學習。

6. 問:有些孩子在外面有良好的行為但在家中不守規矩,該如何處置?

答:孩子們通常在家中有很強的安全感,這時他們會表現出壞的一面,反而有時對在家中雙親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表現得很好。你必須在家中訂下規矩但同時也注意到他們是不是試著要傳達一些訊息,比如餓了或要玩的東西沒有了。同時家長也須注意他們是不是有足夠的睡眠或是過敏問題干擾他們,例如他們對一些食物過敏,有些孩子在冬天行為良好但一到春天,樹芽抽出,或開花時,過敏使他們變得易怒,現在這個時代,須注意是否污染成為他們的過敏源,同時也須注意過多的電視也會影響他們的行為。有些孩子對過敏源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症狀,比如眼睛發紅、流鼻水。如果過敏源來自食物,家長可能會觀察到肚子不舒服、拉肚子等。有些食物很容易導致過敏,如玉蜀黍的製品、比如玉蜀黍糖漿、玉蜀黍本身、麵筋、麵粉等,因為今日的農業,很多穀類都被基因改造過,這些對麵筋過敏的孩子變得很難睡、易怒,這些有時是對麵筋過敏反應的症狀。家長最好選用有機特別是自然活力農耕的產品,孩子們行為上的問題可能可以減少一些。除了吃的問題外,同時要注意孩子是否對周遭環境也產生過敏,如塵、枕頭套、床墊、玩具等。

7.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答:自信心的建立通常建築在孩子們完成事情的成就感,最好讓他們從較簡單的事做起,要求他們做能做完而且做得很好的事,當他們受到稱讚時,他們就會有信心他們可以把事情做好,不要太早給他們太難的工作做,這樣他們的自信心會大受打擊。可以要求他們循序漸進,例如在二歲把玩具放回原位,到一年級時可以幫助擺碗筷、清餐桌等。確定他們把事情都做好,在華德福學校,老師通常會依據不同孩子的能力給與不同的職務,一些幼兒教育的老師則評估整班孩子的能力而給與工作,讓他們有群體工作的概念,孩子過了七歲後,老師則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情及能力給予不同的工作,孩子們則分別感受到被表彰及肯定。須注意孩子的性情,例如平靜型的孩子適合和樂天派孩子在一起,他們是互補的。內向型的孩子如憂鬱型或平靜型的孩子適合在小團體中建立自信心。比如,平靜型的孩子並不適合和一大群外向衝動型的孩子在足球上踢足球,這樣不會幫助他。

8. 問:如何處置兄弟姐妹的爭吵?

答:通常第二個孩子出生時,父母親需要花很多時間照顧新生兒。有的父母親事先給第一個孩子娃娃,告訴他照顧娃娃的責任有那些。至於雙胞胎則很難,因為任何一個都算是第一個孩子,所以有些父母親想辦法找固定時間,單獨和每一個孩子相處,專注地陪這孩子做這孩子最想做的事。

9. 問:孩子的前世會如何影響他今世?

答:通常從十八個月到三歲半,有的孩子會講他們過去的自我意識體(在前世肉體的經驗),當人死的時候氣體三天後消失,星芒體再過幾天也會消失,但自我意識體仍存在。我特別喜歡帶這個年紀群的孩子,比如我教過一個小女孩,在她二歲半時她堅持要改名字,她告訴我,我的名字不是你叫的這個名字,我的名字是奧利亞,然後她開始講法文,她的父母親一點都不會講法文。今年我的班上有一個小女孩在上畫圖課時,邊畫邊告訴我說:「我現在還在畫彩虹,因為當我生的時候,我從彩虹這裏來的。」然後她告訴我她以前在中國一個村落裏和十八個親戚住在一起,她的家非常的窮,連續好幾個月,每次點心時間時,她把她的點心分成很多份要給家人,她一再告訴我,她非常非常飢餓,我問她的媽媽,她們是否去過中國,她說沒有,因為她一再的說她很餓,她必須多準備食物給她的家人。幾年前班上有一個小孩子告訴我他如何被燒死的,他記得整個空中都著火,他著火跑回家,他全身被燒黑,他裹在一條毯子裏被燒死沒被發現。通常他們提前世的時候,你只要靜靜傾聽而不用說些什麼。

有些孩子會用前世的語言敘述事情,但那並不多見,通常他們自己會認知那是他們過去的自我意識體,他們會用今世的語言表達。

我的女兒在二歲時告訴我:「媽咪,你周圍的顏色是黃色和白色,爸爸是橘色和紅色,我的是紫色和藍色。」很多蜘絲馬跡都可以說出前世的軌跡。

10. 怎麼讓訓練幼兒大小便變得順利些?

答:女孩子最好在十八個月時開始訓練大小便,男孩子最好在二歲半到三歲間,如果超過三歲半,當自我意識體再賦與肉體時,孩子們會有很強的抗拒力。因為男孩子的發育(例如括約肌)成熟較慢,家長也不希望孩子在太小年紀因太早訓練大小便,而感受到自己的無能控制而感受到失敗,同時你要注意你的小孩是否對乳製品過敏,有的小孩子到十三歲還是會尿床,起因於乳製品的過敏,所以現在父母要注意到過敏問題。

11. 問:大家所謂「麻煩的二歲」如何處理?

答:二歲其實還好,我認為三歲半時當自我意識體再生時,家長必須讓孩子明瞭他們孩子做的事情是成功的,當然你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果他們堅持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你必須要他們明白有些行為是不能被允許的,因為會危及他們的安全,例如隨便跑到街上。通常二歲的孩子如果有足夠的睡眠,合理的飲食及足夠的戶外運動,他們應不致於太難控制。

孩子們在某一定年齡前須睡足十二小時,有很多孩子到了四歲半就不願再睡午覺,家長這時可以要求他們中午有一段安靜的時間(比如在他們自己的房裏),但是記得一定要有一定的時間表,如他們不睡午覺,則慢慢地把晚上睡覺時間提前,否則有時他們會在晚餐桌上睡著。記住儘量不要讓幼兒養成在車上才睡的習慣,因為睡覺時人的星芒體會離開這是一自然的過程,然而在車上睡覺時,因為車子晃動會進人睡眠狀態,但星芒體是被推開而不是自然地離開,對這孩子是不好的。

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如果筆者有些不恰當的翻譯,希望您們能包容,在養育孩子的路上,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