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03年8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03年8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太陽光彩:生命之光雷久南
預防之道
一個親身體驗的故事 癌症,敵人或朋友?羅阿娜‧雷(Lauana Lei) 陳螢蓁譯
如何生存在這污染的世界雷久南博士一九九七年馬來西亞演講內容概要 整理/琉璃光馬來西亞編輯部
水與癌症的防治雷久南
抗SARS戰役中我們忽略了什麼?劉啟先
心靈湧泉
靈性的詩篇-第二篇 超越生死門 之十一(續)潘定凱
和平使者生平自述-第二章 和平使者之路(續) ( Peace Pilgrim )俞靜靜譯
前世今生潘定凱
童年王國
兒童教學 第六講(續)魯道夫‧史丹勒 潘定凱譯
現身說法
迎接有機素寶寶洪棟在、龔麗卿
從流浪狗到素食狗江春
健康生活百寶箱
皮膚疾病,別怕!請看招深心
自然農耕
從土壤學觀點談農業現代化雷通明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從土壤學觀點談農業現代化

從土壤學觀點談農業現代化




在從事土壤肥料試驗工作二十多年之後,由於兩個試驗的意外結果,又遇一些其他機緣,我對土壤肥料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曾經收集一些資料,於一九七二年的《豐年》半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一期上發表了「美國農業何去何從」一文。意猶未盡,後來又發表過「我為現代農業擔憂」,建議國人要以美國農業現代化做為前車之鑑,尋求自己的途徑。

近幾年來,看到與聽到的愈多,使我對國內的農業更為關心。我頗為欣賞瞎子摸象的故事,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只是在摸索了多年之後,才摸到了大象的一部份,但不知是象腿還是象尾?提供國內有心人士參考,並希望大家把個人摸到的部份湊合起來,也許可以瞭解大象的大部份。

農業-人人有關

古語說:「民以食為天」,說明了農業與人類密切相關。西方也有句話說:「只要你吃東西,就與農業有關」,台灣有一份雜誌,就拿這句話做過刊頭語,意譯為「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與農業無關?」台灣的農業人口,約占台灣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農業與國民關係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一般人以為美國農業人口只占百分之二,但是與農業生產直接及間接有關的全部計算在內,就資金及從事工作的人力而言,仍是美國龐大企業之一。

農業在人類歷史發展上的重要性,討論的已很多。周朝的管仲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倉廩實則知禮義,衣食足則知榮辱。」之說。在廣義上說,禮儀和榮辱應是今天所稱的文化,人類要是吃不飽或吃得不對的話,還談什麼文化?(看看今天全世界的情形,吃不飽的地方有問題,吃得不對的地方,問題更多更大。)法國農學家Voisin、美國的水土保持專家Carter及Dale等,在他們的著作中對農業影響人類文化的發展,都有深刻的見解。被稱為近代農業化學鼻祖的Liebig有句名言:「羅馬城將西希里(Sicily)的地力拋棄到陰溝裡去了」,因為從西希里生產的小麥,一船一船的運往羅馬城,也運走了西希里土壤中的養分,然後隨著羅馬人的糞便,而排失到陰溝裡去了。最後的結局是西希里的地力衰退,不能再生產小麥,羅馬帝國也跟著滅亡了。這難怪前不久有位美國人說,美國把糧食輸送到別的國家去,也該將別國的土壤運回到美國來。

「農為邦本」,不要以為只是中國以農立國才有這句話,其實,這句話的真理,可以應用到世界上任何國家。

土壤-農業的根本

農業的根本在土壤-有土斯有財,這是先民的經驗之談,而這一「財」字應該是指廣義的財富而言。美國有位Nichols醫生,在他行醫多年之後,忽然患了心臟病,走過一些彎曲之路後,最後才走上改變飲食之路,也才恢復了健康。而後他以自己的經驗著書立說,他的結論也是:只有肥沃的土地,才是人類永久的財富。

好些農學家在工作多年之後,認識到土壤在農業生產上的重要性,例如前面提到的農學家Voisin就寫過好幾本有關土壤肥料的書。而被稱為近代「有機農業」(這一名詞並不太恰當,一時想不到更好的名詞,只好仍予沿用)之父的英國Howard爵士,在大學時是學植物病理的。在印度工作多年之後,最後主張以有機肥料維護地力。他寫過幾本書,其中一本就是《土壤與健康》。無獨有偶的,日本有一馳名國際有機農業界的Fukuoka先生,累積卅多年實地操作經驗,創設了一種「自然農業」耕作法,以覆蓋保持地力為主。他在大學時,也是學植物病理的。

有些醫生主張以食物來維護人類的健康。食物來自土壤,沒有肥沃的土壤,就沒有營養豐富的農產品,也就沒有健康的身體。他們深刻認識到土壤是根本。除了前述的Nichols醫生外,Shelton醫生在他的著作中說:我們要改善食物的營養,一定要包括改良土壤在內。英國的六百多位醫生曾聯合發表一項醫藥約書(Medical Testament),說明現代疾病起源於飲食與生活的不正常。該約書的起草人Picton醫生著有《土壤與營養》一書。而剛出版不久(1986),Griggs氏著的(The Food Factor)一書,最後一段引用瑞士醫生Bircher-Benner著作中的一句話:(Nutrition is not the highest thing in life. But it is the soil on which the highest thing can either perish or flourish.)。

「營養並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土壤才是最重要的,它可使人類死滅或興旺。」

被本世紀最偉大人物之一-史懷哲(Schweitzer)醫生-稱讚為醫學史上傑出奇才的Gerson醫生,在多年從事以食物營養治療許多疾病之後(包括癌症在內),發覺食物的營養價值,取決於土壤以及其運輸、貯存與加工等因素。他獨到的提出人體的同化作用(metabolism)應該包括兩部份﹕一是內在的同化作用(Internal Metabolism),即是一般人所熟知的人體內部的同化作用;二是外在的(External)同化作用,應該包括1.植物(食物)2.土壤3.食物的運輸、貯存及加工。他從人的生理立場出發,不但將食物看做身體的一部份,更進而將土壤也看做人體的一部份了。假如我們了解他的主張,當一位醫學專家應邀出席一個土壤微量元素研討會,他一開始就對與會的土壤學者們說(那時我也在座):「你們工作的對象是人」,也就不會感到突然了。

讓我再引述英國一位經濟學家Schumacher(原籍德國,七十年代去世後,英國成立了Schumacher學社,研究發揚他的主張,美國也有這類的學社),在發揮他中心思想的(Small is Beautiful)書中(國內應已有譯本),有一章討論土地的利用(我建議學農的朋友讀讀這一章)。在這一章,他開始就說﹕「土地無疑是物質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項。從一個社會的土地利用上,就可以相當準確的推測到這個社會的將來。」他主張人類使用土地應該以三個目標為準則,那就是「健、美、及永恆」,還有第四個目標「生產力」,他說只有這一目標是一般專家們同意的。他又說只要達到前面三個根本目標,第四個目標只是副產品而已-自然會達到的。(待續)

美國農業何去何從?

以上說明我對農業及土壤的看法,讓讀者知道我是以何種立場觀點來看美國農業的,讓明眼人看了我這瞎子究竟摸到了大象的那一部位?美國「目前」農業生產力的龐大驚人是不容置疑的,但我說只是「目前」而已。儘管目前好些美國人還陶醉在這一美景中,但有些人已在為他們的遠景擔憂了。目前這樣的生產力,還能維持多久呢?

有關美國農業現代化所引起的一些問題,我收集了一些資料,國內的讀者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這裡我先簡述幾點:(1)土壤沖刷導致大量表土的流失;(2)土壤及水源的污染引起健康問題;(3)能源問題;(4)家庭農場破產(每星期平均有上千的農戶破產),導致農村城鎮的凋零;(5)由於上述農村失業人口流入城市,使近年來美國大城市失業人口的問題更加嚴重。

一九七二年我在《豐年》發表那篇「美國農業何去何從」,表示我關心台灣的農業,希望不要一味模仿美國工廠式或化學式的農業。那時,至少我自己還沒有覺察到美國社會上明顯的談到這一問題。我也許是過敏的說何去何從?現在的情形卻不同了。

在七十年代初期,美國政府機構及大學是不承認有所謂「有機農業」的。他們認為那只是開倒車落伍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值得一顧的。然而逐漸的,一些農民親身體驗到多年實行化學式農業所引起的嚴重後果,於是有人「改行」有機農業了。在卡特總統時代的農業部長,有一年回鄉度假,親眼看到他的老友從化學農業「改行」有機農業後,才下令農業部研究機構組團調查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有機農業」,並於一九八○年出版了一份流傳頗廣的調查報告,而且還計劃有機農業的研究。可是雷根總統上台後,農業部長當然也換了人,剛要開始的有機農業研究,也就夭折了。幸而美國大學裡有些教授慢慢改觀了。一九八一年全美農學年會竟有了「有機農業」的小組討論會。一九八四年出版了那次會誌,這一出版物的序言是由一九八三~八四年度三個學會(美國農學會、作物學會、土壤學會)的理事聯名寫的。其中就指出今天的農業生產是否繼續沿用目前集約式的生產(指目前工廠式化學式的生產方式),還是引用有機農業方式?或是混合兩者?這是今天以及後代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

美國有一全國性的教育電視台,每週定時播放一個製作嚴謹的科學節目,叫做NOVA(新星)。節目包括範圍很廣,一九八四年三月間播放透視美國目前農業生產的節目。節目中先是撥出驚人的農業生產力,然後播放目前農業的「陰影」面。在這一小時的節目中,還包括訪問一些農民、農業工作者、大學教授及政府官員等。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好節目,真可說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或者應該說是百聞不如一見。希望國內能買到這一節目(價錢並不貴),將對白譯成中文,播放給我國人士及廣大的農民看看。我現在將該節目廣播員最後說的話,根據其對白底稿譯述如下:

「我們都需要一個生產豐富而又持久性的農業,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分享土地給他們的賞賜。」

「改變美國農業,走向更能持久的道上,面臨著好些長久以來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

接著他提出一連串的問題:

「農民是否有權不正當的使用土地?或者說,他們的權利是否應該被公眾保護基本資源權利所超越?」

「科學家的責任,是否只在解決目前的問題?如果由於他們的研究結果,而引起長期性的後遺症,是否也有責任?」

他也向公眾提出如下的問題:

「我們只拿這一星期超級市場的食品價格來判斷我們農業生產方式的得失是否公平?是否也應該包括對我們下一代的責任在內?」

最後他說:「這些都是難題,但是我們的將來,卻立足在這些問題上。」

從上述三位學會理事長的文章中,以及這位廣播員的口中,「美國農業何去何從?」不是呼之欲出嗎?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