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21年05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21年05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春天帶來生命的喜悅 重新思維生命的價值雷久南
《養生智庫》
恰似仙丹的松針療法戴菊英
《自然生活》
刺蕁麻在BD 農法中的地位孫承萱
堆肥小冊(五)堆肥的方法(3-1)周妙妃
《書籍介紹》
靈魂的歷程與歸宿(五)俞靜靜
《華德福教育》
教師實作指南第一講2/2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心得分享》
從科學實驗談超時空的祝福邱麗惠
《也許你想知道》
佛陀的過去與現在(三十五)潘定凱
《未來醫學》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六十)-人類與宇宙的關係(10)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也許你想知道(三十五) —佛陀的過去與現在
也許你想知道(三十五) —佛陀的過去與現在

取材自《過去現在因果經》

前期提要:

迦葉尊者皈依佛陀成為佛弟子,迦葉尊者的兩位弟弟於是也皈依了佛陀,兩人共有五百弟子一同皈依。而迦葉尊者在摩竭陀國的地位崇高,於是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也皈依了佛陀,佛陀為頻婆娑羅王說明了眾生因為將神識、情欲、色塵這三者和合而誤以為有「我」和「我所擁有造作的一切」,於是無法解脫的妙義。國王因與在場大眾同時心開意解,得「法眼淨」的果位,滿心歡喜,於是發心供養僧團,建築竹園祈求佛陀常住,竹園於是成為第一座寺院。

佛陀與僧眾於是安住在竹園中。當時,王舍城裡有兩位婆羅門祭司。秉性聰明,有大智慧。通曉許多書籍與論著。辯論無礙,未逢敵手。一個姓拘栗,名優波室沙,因為他母親名叫舍利的緣故,大家都稱他為舍利弗(舍利的兒子的意思)。另外一個姓目犍連,名叫目犍羅夜那。他們二人各自有一百名弟子,也是被摩竭陀國人所敬仰的修道人。他們二人如同親友般,互相愛敬。也曾共同發誓,如果有人先得聞妙法的,一定要互相開悟對方,不可吝惜。

有一天上午到了僧團化緣的時間,佛弟子之一的阿捨婆耆尊者,端莊儀容,持缽到村裡化緣。尊者收攝了眼、耳、鼻、舌、身、意這感官知覺的「六根」,威儀舉止安詳肅穆,路人見到了都自然生恭敬心。是舍利弗的善根成熟,所以恰巧此時,在路上見到了阿捨婆耆尊者安詳肅穆的言行舉止,於心中大生歡喜心,停下來瞻仰著尊者的威儀舉止,捨不得移開目光。忍不住近前問道:「尊者。我看您像是剛出家不久的人,但您卻能如此顯現出收攝了情慾的六根,威儀俱足的舉止。我想要問你一些問題,還希望你願意回答。你的老師叫什麼名字?他又是如何教導訓誡你們,對你們演說什麼法要?」

阿捨婆耆尊者安詳的回答道:「我的老師已經成就圓滿的智慧。是瞿曇家族的種性。是天界與人界的導師。他修得的相好莊嚴、智慧神通,世間無人可及。我本來就年紀輕,跟隨佛陀出家修道的日子又很短,哪裡能為您宣說如來講述開示的無上妙法。我就僅將我所知道的告訴你吧。」

阿捨婆耆尊者隨即為舍利弗誦出一段偈頌:

世間的一切運作與法則的本質

其實都是藉著因緣而生 並沒有真正的主人

如果能夠明瞭這一點的人

就是了悟世間一切道法的真實本質

舍利弗聽完此偈頌,突然間,對世間的一切運作法則:那因為執著了「我」而產生的知見障礙—「塵」,還有那因為累世習氣造成的以貪嗔癡為基礎的思維方式—這是比較難去除的「垢」,對這兩者—「塵」與「垢」—都遠離了,證得了「法眼淨」的果位。

舍利弗見道之後,心中無限歡喜,六根愉悅,心中想道:「一切眾生,都被執著於「我」的這個觀念所綁縛了,所以輪迴在生死苦海。如果能夠去除對「我」的執著想念,那對「我所」擁有、「我所」造作的一切,也就自然遠離了。好比是太陽的光,能夠驅除一切黑暗。「無我」的想法,也是這樣啊!這個思想能夠把所有執著「我」而產生的錯誤知見所帶來的黑暗和障礙都徹底清除。我從過去以來,所有可以被『我』所修學的一切,全都是邪知邪見,如今所得,才是真正的正道啊。」

想到此處,舍利弗感激地跪地頂禮阿捨婆耆尊者後,回到住處。阿捨婆耆尊者也在化緣後回到竹園精舍。

舍利弗回到住處。目犍連此時也善根成熟,特別注意到了舍利弗今天與往日不同—六根寂靜、威儀安詳、容顏散發著歡愉。便問道:「我看你今日神采與往日大不相同,肯定是得到甘露妙法。我們之前共同誓言:如果有聽聞妙法,必須相互啟發開悟。今日你有所得,可願為我宣說?」

舍利弗回答:「是啊。我今日確實得到甘露妙法。」

目犍連聽到此語,歡喜無量,連聲讚嘆「太好了,太好了,現在就為我說吧」。

舍利弗隨即說道,我今日出去,路上見到一位比丘,威儀舉止安詳肅穆,心中很自然升起了恭敬心,於是近前問道:「尊者。我看您像是剛出家不久,但您卻能如此顯現出收攝了情慾的六根,威儀俱足的舉止。我想要問你一些問題,還希望你願意回答。你的老師叫什麼名字?他又是如何教導訓誡你們,對你們演說什麼法要?」

這位比丘安詳的回答:「我的老師已經成就圓滿的智慧。是瞿曇家族的種性。是天界與人界的導師。他修得的相好莊嚴、智慧神通,世間無人可及。我本來就年紀輕,跟隨佛陀出家修道的日子又很短,哪裡能為您宣說如來講述開示的無上妙法呢。我就僅將我所知道的告訴你吧。」

然後他就為我誦出一段偈頌:

世間的一切運作與法則的本質

其實都是藉著因緣而生

並沒有真正的主人

如果能夠明瞭這一點的人

就得證了世間一切道法的真正本質

此時此刻的目犍連因為善根成熟,聽到這段偈頌,也如舍利弗一般的遠離一切塵垢,得到「法眼淨」的果位。

於是舍利弗和目犍連都得到了佛法中的甘露法要,便互相說道:「我們既然已經在佛法得到裨益。那就應當共同去佛陀那裡請求出家。」

倆人主意既定,隨即召集各自的弟子說道:「我倆已經在佛陀法中得到最珍貴的甘露法味。也惟有佛法,才是斷離生死苦海的出世之道。如今我倆要往佛陀所在之處求佛出家,你們打算怎麼辦呢?」

弟子們紛紛說道:「我們之所以有今日的知見,都是兩位師父所賜。師父如果要跟隨佛陀出家,我們都會隨從。」

於是舍利弗和目犍連率領著二百位弟子來到竹園,遠遠望見如來相好莊嚴,諸比丘眾前後圍繞,心大歡喜。佛陀也望見舍利弗和目犍連帶領他們的弟子進入到竹園,隨即告訴身邊的弟子們:「你們應當要知道,現在進來的這兩人帶領弟子們前來我處想要出家。一個名叫舍利弗,一個名叫目犍連。未來在我門下,將作為上首弟子。舍利弗將在我弟子中智慧第一,而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說著說著,舍利弗和目犍連已經來到佛陀面前,頂禮佛足之後祈請:「世尊。我倆在佛法之中已經知道法要,樂於出家,惟願如來聽許。」

佛陀隨即說道:「你們來了很好。比丘。」舍利弗和目犍連的頭髮鬍鬚隨即自然落下,袈裟自然穿在身上,正式成為沙門。

那兩百位的弟子們見到自己的師父已成沙門,便齊聲請求佛陀:「我等也欲跟隨師父出家,惟願世尊慈悲允許。」

佛陀也答應了他們的請求,隨即一聲「善來。比丘。」兩百人的鬚髮也自動脫落,袈裟著身,也正式成為佛陀座下的出家弟子。

佛陀隨之為舍利弗和目犍連演說四聖諦,二人隨即證得阿羅漢果位。又為二百弟子說四聖諦,也得「法眼淨」的果位,隨即也得阿羅漢果位。

佛陀即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在摩竭提國廣利一切眾生。

因為僧團之中,有許多人都名叫目犍連,所以,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就被稱為「大目犍連」。

當時附近的國家—偷羅蕨叉國,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男子,名叫迦葉,他也具足了三十二相,聰明智慧,對任何教派的教義都通達明了。家業富可敵國,喜好布施。他的夫人長相端正,舉國無雙。但倆人雖成婚,卻很自然的沒有男女的欲念,甚至不同房。這是因為宿生善根具足的緣故,對世間五欲之樂絲毫不感興趣。日夜思維著厭離世間,於是精勤的求訪出家的道路,終於決定隱入山林。心中想著、口中念著:「過去諸佛,出家修道,我們也應當隨著過去諸佛的腳步,出家修道吧。」

迦葉於是散盡家財,捨棄一切榮華富貴,自行剃除鬚髮,穿上壞色的出家服,成為出家人。

天人在虛空中見迦葉散盡家財出家修道,於是歡喜的在天上對他宣告:「善男子。瞿曇種族淨飯王的兒子悉達多太子出家學道,已經圓滿成就佛位,號釋迦牟尼佛。現在與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羅漢住在王舍城竹園精舍。」

迦葉聽到虛空中天人的宣告,歡喜踴躍,連忙趕往竹園精舍。佛陀知道迦葉要來,心想著「迦葉善根具足,因緣已經成熟,應當前往度化。」於是即前往迦葉來的方向,到地名子兜婆的地方就與迦葉相逢了。迦葉看到佛陀的相好莊嚴,威儀具足,隨即合掌說道:「世尊,您真實成就一切圓滿智慧,確實慈悲,是濟度一切眾生的人,真實是一切眾生所皈依處。」說完隨即五體投地,跪倒在佛陀面前,頂禮佛足之後又說道:「世尊。您就是我的師父。我是您的弟子。」如此說了三遍。

佛陀回答:「是的。迦葉。我是你的師父,你是我的弟子。」

佛陀繼續說道:「迦葉你知道嗎?因為你宿生修行的層次,如果有人並未成就圓滿智慧而要收你為弟子的話,他的頭便會裂為七份。」

「善哉,迦葉。你來了,真是大快人心,你要知道,這由色(身體物質)、受(感受)、想(思想)、行(不斷運行的生命)、識(神識),所組合而成的身體實在是眾多的大苦所積聚而成的。」

迦葉聽到這句話,立刻大徹大悟佛法真諦,當時就證得了阿羅漢果位。佛陀隨即與迦葉一同回到了竹園。因為迦葉有大威德,智慧聰明皆超越常人,所以就稱他為「大迦葉」。

佛陀此時對眾弟子宣說:「普光如來出世時期的善慧仙人不是別人,就是我的前生。在路上遇到五百外道展開討論以及在場隨喜的,就是今天在場的優樓頻螺迦葉兄弟以及他們所屬的一千比丘。那賣花給我的宮女就是我今生未出家前的妻子耶輸陀羅。我前世用頭髮舖在地上讓普光如來走過時,旁邊有兩人,同時掃著佛前地,另外有兩百多人隨喜幫助的就是如今的舍利弗、大目犍連以及他們的兩百多位眷屬。當時虛空中對我頭髮舖地隨喜讚嘆的天人,就是我之前初轉法輪時歡喜讚嘆的八萬天子,還有頻婆娑羅王的眷屬與子民八萬那由他人,以及九十六萬那由他天人。你們應當要知道,過去世種的因,哪怕是經過無量劫(一劫是一次的宇宙大毀滅與再生)那麼久長,終究不會磨滅。我在過去世中精勤修習一切善業以及發出的大願,由於意志堅定、心不退轉的緣故,如今終於成就圓滿智慧。你們也應當勤修道行,不要懈怠。」

弟子們聽完佛陀的開示,皆大歡喜,真心願意遵循教誨,頂禮佛陀之後退去。

{譯後記}

這是佛陀一生的傳記,但是經名是《過去現在因果經》,因為經典的意義在於說明佛陀在今生的得道,成就了圓滿的智慧,乃是過去世種下無數的善因所得到的果。同樣的,我們在這一生所得到的一切,不論容貌是美是醜,身體是健康是脆弱、運氣是好是壞,都是我們自己過去種下的因所得到的果。就像大自然中植物的種子,有了適當的環境,它就會自動的發芽、成長、開花、結果。

所以我們今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種下一個因,將來,也許在今生,也許在來生,就會收成這個因所得到的果。

看不見未來生的我們,難免要懷疑。因為一旦看到善人行善沒有得到善報,惡人造惡沒有得到惡報,就難免會懷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這句話的正確性。

但是,「現在」所做就是你的「未來」,其實並不難理解。

想一想,當我們口中講著「現在」這個名詞的時候,還沒有講完,它其實就已經成為「過去」了。所以什麼是「未來」?就是那分分秒秒逝去的「現在」,它在分分秒秒中,將「未來」拉入我們的「現在」。所以現在的善因就是未來的善果,就是如此運作的。只是我們過去所做所為的累積,非常的多、非常的久遠,這就是所謂的「業」,當這些遠因—過去的「業」—成熟時,成為我們可以見到的果的時候,已經過於混和夾雜,不易看出它的本因了。

在這物質化的現代,社會的風俗一直在促銷一個觀念—對未來的物質成就要訂立目標、要有計劃地去追求取得。但我們可以在媒體上看到,人們不論累積多少物質的財富,建立多少物質的成就,因為「業」的緣故,都無法避免禍事或厄運的降臨。所以我們要避禍求福,最重要的未來的計畫應該是如何的種善因,得善果。今生在物質方面的成就,其實也是過去種的善因—布施的善因,只是當我們看不到過去,就會以為今生的努力就是一切成就的原因。媒體常常報導,某些人努力而在物質上大有成就的例子。但是,相信大家的身邊都不乏例子,命運之神好像總是只眷顧某些人,不是每個人同樣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同樣的成果。為何布施能得到物質的回報?因為布施就是讓「受施者」「不勞而獲」。所以「施者」所得到的回報,就是在未來看起來很容易得到物質的成就,這個「很容易」其實就是一種不勞而獲。

就像有一個故事,說辛勤一生成為巨富的父親,走之前告訴三個兒子,「土地就是我的財富的來源,我留給你們每人一塊土地。你們一定要好好的種地,才能維持財富」。

當然,養尊處優慣了的兒子們,不會把父親的話當一回事,於是在父親走後,揮霍殆盡,在困苦中,才想起了父親的話,開始耕田種地。沒想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土地上挖出了一桶黃金,再度成為巨富。他們才知道父親的苦心,也知道了揮霍福報終究是要歸零,於是從此好好耕田種地。

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如果父親沒有埋下黃金,耕田種地的辛勞,也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但是不會突然巨富。布施的福報運作也是這樣,沒有過去生的布施,就不會很容易的得到大筆財富,但是辛勤也並不會白費,終究會得到該有的成果,只是收成的時間乃是由「業力」決定的。

當然,真正究竟的布施,就是布施一切給眾人,並且不求任何的回報,因為不求回報,你得到的就是「自在」—不受物質的束縛。這才是真正的福報。

所以佛陀才會示現給我們看,他在今生,生為王子,可以成為國王,但他卻選擇了「出家」,成為「乞士」,放棄這一切世間的、物質的財富與名位。並且告訴我們,世間的本質,其實是「苦」,因為我們的「樂」,是要與「苦」做比較,才有了「樂」的標準。就像老子也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就是說「天下的人都為『美』訂了一個標準,這就糟了」。所以我們其實是藉著「苦」的本質而有了「樂」。有點像是西方故事中的把靈魂出賣給魔鬼—自願跟魔鬼簽了「苦」的合約,目的為了是享受世間的「樂」。

而我們會沉迷於物質與肉體的樂,主要就是如佛陀所說的—將神識、情欲、色塵(我們的肉體與外在的物質界)這三者和合,誤以為這個和合就是「我」和「我所擁有造作的一切」。為何說神識不是「我」呢?因為我們所謂的「神識」其實只是感官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體肌膚器官感受的「身識」、還有能思維的「意識」,這六者的綜合體。而我們並不能命令眼睛的神識不看,它永遠都在看「明與暗」,我們可以閉上眼瞼,但是眼睛的神識仍然看到「暗」。耳朵的神識也是如此,永遠地聽著「有聲與無聲」,你塞住耳洞,它仍然聽到「無聲」或「靜」,你沒有辦法命令它不聽,身體的感受皆是如此。所以我們認為自己有一個能受自我控制的神識,其實是一個錯覺。而情欲、色塵這兩者,更只不過是神識藉著眼、耳、鼻、舌、身、意這些知覺感官而產生出來的另一層、更偉大的妄想,也就是如果沒有神識,情欲與色塵就自然的消失了。

佛陀告訴我們這一切,也不過就是希望我們能不受任何束縛,得到真正的自在。因為我們生活在其中的這個充滿物質慾望的「欲界」,其實是一切苦的根源,只是我們在追求欲界的苦樂的交替之中,已經對這種苦樂的衝擊,習以為常,引以為樂。早已忘記,沒有「苦樂」的那種「樂」是怎麼一回事了。 (全文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