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8年11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8年11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認識傷害我們的電波、磁波、無限電波和保護我們的陽光、紅光波雷久南
《自然生活》
全球永續發展計劃SDG-2農業與營養 周妙妃
學校裡的落葉堆肥周妙妃
《華德福教育》
人學-華德福教育基礎課程第十講(下)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預防之道》
梅博士談眼睛的滋養 雷久南採訪
金光明對我的幫助 陳、伶、雀…
《心靈湧泉》
快樂的活著 潘定凱 
《心得分享》
分享活水器的多種用途 Teresa Ong 
《也許你想知道》
佛陀的過去與現在(二十四) 潘定凱
《未來醫學》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五十)
尼古丁對人的影響?素食和肉食?(2/2)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快樂的活著(下)
快樂的活著(下)

上一期我們說到我們可以解開「錢最重要」這種自造的觀念上的束縛。一旦做到了,因為社會教育覺得錢最重要而產生的「苦」,就沒有辦法束縛你了。

其實,所有的苦與樂都是我們自己定義的。但是這種苦樂的定義常常是來自兒時父母的影響,朋友的影響,社會的影響,並不是我們自己想要的,只是我們沒有去思維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當然就應該去改變這定義。以究竟而言,唯有當我們脫離了「苦」和「樂」的束縛,「有」和「無」的束縛,才會有真正的快樂,真正的自在。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們可以看看一位學校的女老師是如何做到了至少放下了金錢的束縛-如何能夠放棄數目可能累積到千萬以上的退休金而下鄉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我們姑且稱這位老師為李老師。

李老師當時服務於位在北部的明星學校。明星學校就是學校非常注重成績與升學而且也能在孩子升學的表現方面有不錯的成績。不過這個學校並非完全物質化,學校仍然有著濃厚相信佛法或靈界的力量會保佑學生與學生成績的風氣。所以當學校有班級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學校會帶著全班去佛教寺廟上香。學校甚至會辦理帶領全校師生去佛教寺廟朝山的活動。並且聽說歷屆的校長都相信佛法,算是一個很特別的學校。

學校是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老師帶的班級。李老師在某一年曾經抽到帶學校公認最爛的班,就是俗稱的放牛班。其他老師會調侃這位老師,說她沒拜佛所以會抽到這個班。也會譏笑說這些孩子是牛頭馬面。這位老師在此時就徹底明白了有缺陷的孩子的父母的心情。班上學生多是愛玩不愛讀書的孩子,隔壁班是好班,該班級導師雖然跟她交情很好,但是並不喜歡她的學生去找他班上的學生而影響到他班上的讀書風氣。

在帶這個班的過程中,因為沒有足夠的經驗,她希望有人能給他一些指導。結果帶著這樣的心去圖書館,立刻看到鄭石岩老師的《覺。教導的智慧》,對她有非常大的啟發。

她於是常常與班上的家長分享她看這本書的心得。也學習用著書中的智慧教導學生。孩子很感恩,因為其他老師給他們的多是鄙視,但是這個老師讓他們感覺得到老師的愛。

後來得到學生的愛戴,學生對老師非常關心,一旦她生病沒去上課,許多學生都會去老師辦公室詢問。所以其他好班老師也開始跟她說「羨慕她的學生這麼愛他」。同時也發現,在這幾年之中,在學校搞破壞的學生,竟然都是所謂的A段班成績好的學生,是他們因為課業的壓力而做的事情,反而不是放牛班去做的事。

她覺得她班上的孩子不去做壞事,是因為他從國一就開始跟這些小孩子講佛法的故事,也要求小孩子背誦與抄寫心經。

其中一位孩子後來感謝李老師,說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導,他一定會去混黑道。目前他是從事大宗檳榔商,也是很好的父親。

在教育這一班之後,得到的經驗,讓她對孩子的教育有了自信。李老師覺得她並不想待在一個以要求學業成績為主的學校,她認為教導學生道德倫常比學業重要。恰巧她經常參與活動的宗教團體要建學校,希望她去當老師。她就答應了。學校同事知道後告訴她公立學校的退休金與宗教團體辦的私立學校差很多,應該慎重考慮。私立學校退休金只有總額大約200多萬,但是公立學校則是根據退休時薪水每月支付。所以若以薪水5萬來算,退休金一年就是60萬,10年就是600萬,20年就是1200萬。但她當時並沒有在意這件事,就想著反正每個月教書就有薪水,不用擔心生活費。自己也有存錢的習慣,所以並不擔心退休後的生活。

等到真的來到這中部的小鎮,發現因為沒有台北的消費環境,不會被環境鼓勵消費,所以自然生活簡樸,就省下更多錢,更不用擔心退休金的事。

在教學方面因為是佛教學校,她可以很自在的講佛法與倫常道德的故事。加上是寄宿學校,老師就像是父母,師生之間的互愛,也給她很大的滿足。居住的環境是住在宗教團體建造的居士村內,特殊的安寧氣氛,也給她一種受到保護的安全感。

所以這個老師的故事,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她的情形是因為她有一個理想,以理想為目標,而不以金錢累積為目標,於是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快樂。

另一個例子就是華德福教育不以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的評比方式,於是學生就沒有課業成績的壓力,不認同目前流行的「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要提早灌輸知識、早日開發智育的教育方式的父母,許多就會選擇送孩子進華德福學校。而華德福教育不是處處都有的公立學校,所以不見得在學生家庭的附近就有華德福學校。於是許多家長甚至選擇辭掉目前工作,搬遷到學校附近,為了孩子的教育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這也是為了一種理想,放棄了目前流行的功利主義的生活方式的例子。

所以我們可以將目前的社會功利主義的思維看成一個洪流。我們可以隨波逐流,追逐以金錢和物質生活享受來定義的快樂。也可以離開這個洪流,追逐自己所定義的快樂。至於哪一種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感受是很主觀的東西,所以可說是見仁見智。但是以金錢和物質生活享受來定義的快樂,基本上就是一種消費主義,就是大量耗費地球資源造成地球在今日許許多多自然災難的原因。我們應該如何取捨,在其中求得均衡,應該是今日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無法逃避的課題。因為地球這幾年氣候的大變遷,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自然大災難是否會在自家門口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了全世界人類能快樂的活著,盡量少耗費毀壞自然的資源,不但為自己,也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能夠永續生存的地球。(全文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