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8年11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8年11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認識傷害我們的電波、磁波、無限電波和保護我們的陽光、紅光波雷久南
《自然生活》
全球永續發展計劃SDG-2農業與營養 周妙妃
學校裡的落葉堆肥周妙妃
《華德福教育》
人學-華德福教育基礎課程第十講(下)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預防之道》
梅博士談眼睛的滋養 雷久南採訪
金光明對我的幫助 陳、伶、雀…
《心靈湧泉》
快樂的活著 潘定凱 
《心得分享》
分享活水器的多種用途 Teresa Ong 
《也許你想知道》
佛陀的過去與現在(二十四) 潘定凱
《未來醫學》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五十)
尼古丁對人的影響?素食和肉食?(2/2)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學校裡的落葉堆肥
學校裡的落葉堆肥

我們每天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使用了很多資源,也產生了很多廢棄物。雖然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試著處理那些廢棄物,但是不適當的方式會帶來更多問題,也錯失了產生新資源的機會,有機質廢棄物就是其中大宗。

我們所製造的有機質廢棄物數量種類極多,學校和公園的落葉是最龐大的。善加利用的話,廢棄物不是問題,而是養育我們的資材。各級學校佔地都非常廣大,樹木植栽也多,除了每天的落葉,定期修剪的枝葉也不少。那些都到那裡去了?

最近有個因緣我參與了台南一所小學的校園落葉堆肥計畫,與一群大學生,以該所學校為範本,模擬各級學校的資源與條件,進行了一個科學實驗,本篇文章就是該實驗的結果與報告。

◎學校裏的落葉處理真不環保

這所小學佔地約2公頃(20,000m2),學校人數近千人。學校的落葉堆放區在校內西側靠牆數棵大樹下,用舊木板和舊家具圍成一個約8公尺長深4公尺的範圍放置落葉。牆外是條小巷,車輛可以進出,學校的落葉區堆滿了,就會聯絡環保局載走,送去焚化燃燒。這當然製造了很多溫室氣體,又浪費了寶貴的有機質,這是台灣絕大多數學校處理落葉的方式。

我們的目標有四:一是把學校所有的落葉就地堆肥,免去載運與燃燒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二是藉著這機會改變學校處理落葉的習慣,建立新模式,成為永續的校園。三是教育小學生有機質循環的知識,生態教育從小紮根。四是把落葉堆肥腐化後用來種菜,種花草樹木,兼活化土壤。種菜是食農教育,讓小朋友學習農耕和食物營養,種花草樹木是為了美化校園,活化土壤是為了讓土壤發揮生態功能,能養育健康的植物,也能排水及匯碳。

◎建設落葉堆肥區

雖然知道了落葉堆放區的範圍,因為學校不清楚多久請環保局收走一次,無法計算落葉的數量,所以就在原落葉堆放區內先製做了9個小的落葉堆肥區,不足時再增建。小堆肥區排列為三個一排。編號#1~3並列一排,開口朝內,與#4~6面對面,之間留有通道,方便放置落葉與取用堆肥。#4~6與#7~9背部相接。#7~9開口朝外,未來增加的小區可與之隔著通道相對,整個堆肥區約為8公尺×4公尺。如圖示。

我們收集到了幾十個免費的木棧板,回收再利用,永續又省錢。木棧板各個大小差不多長寬各約1.2公尺,每一小區使用4片木棧板,用鐵絲綁住,形成每一個寬與深均約1.2公尺的小區,一個小區大約是1.5立方公尺。落葉堆肥腐熟後,可打開開口,取出使用再綁上。估計一片木棧板可使用3年,腐朽後可再回收免費木棧板予以替換。

建設堆肥區當日約有10位大學生參與,使用的工具有鏟子,鐵絲,鐵鎚,電鑽,板手等。那是3月的一個週末,學生們分工合作,動腦又動手,大約進行了7個小時,中午由學生煮大鍋麵共食,大夥熱情洋溢,體驗了DIY的樂趣與成就感。

◎開始落葉堆肥

開始堆放落葉後,小學生還不知道要依照編號由#1號小區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導,老師們和輪班大學生到場跟班,並且把其它小區蓋上,終於順利的從第#1區開始堆放。

堆肥要進行腐化,是各種小動物和微生物在堆肥內生活的結果,落葉是它們的食物和棲息地。小生物本來就在環境裡,只是沒有機會繁殖。如今落葉堆放集中了,食物有了,棲息處有了,它們自然就開始聚集,定居,生活其中。它們把落葉撕裂,咀嚼,排泄,繁殖,死亡,最後把落葉轉化為腐植質,大分子變成小分子,可以被植物吸收。

堆滿後到腐化成熟,整個過程需要1~2年,加上水分可加速為6~12個月,因為水分是生物基本所需。二○一八年比往年乾燥且炎熱,梅雨季毫無蹤跡,大學生們排班到學校翻動灑水,進行非常辛苦。

理想的灑水方式是學生晨間打掃堆放落葉時,另有學生一邊灑水,水份可均勻遍佈葉片,輕鬆又有效。過去學生只需倒落葉,現在需要一邊倒落葉,一邊灑水,(可在上方安裝灑水蓮蓬)。習慣改變不難,難的是學校願不願意改變。

開始堆放落葉後,隨著時間,因小動物開始把大的枝葉撕裂為碎片,加上重量下壓,空隙減少,所以落葉會往下沉,所以可以一再堆入落葉。但是一個1.5立方公尺的小區,在一個星期內就堆滿了落葉,讓我們大吃一驚,於是開放第#2區,接著第#3區…。學校落葉數量原來真的如此龐大,送往焚燒的數量可見一斑。平日只是推想,親身經歷了,感受更深刻,真所謂是眼見為憑,毫無誇大。

此時因微生物大量繁殖代謝產生熱,堆肥中間的溫度升高可達50~70度,高溫菌開始發揮功能,這高溫可以殺死病菌與雜草種子,之後是中溫菌上場,它們持續時間只有幾週,最後由低溫菌和鼠婦,甲蟲等進場,完成整個撕碎分解的過程。

堆肥區尺寸至少要大於1立方公尺,才能產生足夠溫度及持續夠長的時間,才能完全腐化有機質,最後才能獲得高品質的腐植質。但是,即使條件不夠,腐化不完全,最後成品也可利用,是絕佳的盆栽和土表覆蓋材料。別忘了,我們的目的是回收落葉不燃燒,是把廢棄物變成資源。而且熟能生巧,只要持續下去,自然能發展出個別的巧思。

於是堆肥區全部9個小區在兩個多月後就全堆滿了,我們蓋的堆肥區遠遠不足。以此數量,表示以腐化需時12個月來算,要收集學校12個月的落葉,然後最早的堆肥成熟拿出使用,堆肥區空出來放新落葉以形成循環,全校落葉堆肥區大約總共需要54個堆肥小區,佔地約48公尺長×4公尺深,也可以分開來,放置在兩,三個方便角落,減少長距離運送。

學校大多佔地廣闊,這對學校來說並不是問題,為了改善環境,就地處理落葉早就應該列入校園規畫的。只要建築美觀的堆肥區,旁邊種植花草或是香草植物,或種植攀爬的植物,或是加上圍籬遮掩,有綠葉有花朵有造景,堆肥區也可以成為景觀亮點。

因為學校落葉數量大,所以下一步打算重新建設堆肥區,增加範圍。每一區寬一樣1.2公尺但加長為4公尺,也就是3個小區成為一區,大約可容納一個月的落葉。兩區背對背為一組,正面都有通道,方便堆放落葉。正面備有開口,腐熟後可以打開,推車也可進入,方便取用。長形方便堆放到各角落,切忌大的正方形。

以該小學來講,一區可堆放一個月的落葉,一年總共12區,第#1區至第#12區。由第#1區開始,一個月堆放一區,堆放9~12個月後,第#1區到第#9區(~第#12區)已堆滿,第#1區時間最久,已堆放9~12個月,差不多腐熟,可以使用。第#1區腐熟堆肥拿出來後,堆肥區空出來,又可以排在#12後面堆放新的落葉。如此成為循環。請看下圖。

◎堆肥6個月

開始堆肥6個月後,因為學校改建及人事上的大變動,只好終止計劃,把堆肥區回復原狀,未能如預期堆肥腐化9~12個月,新的大型堆肥區也未能建設。那麼6個月的成效如何?請看相片。第#1區堆放最久,6個月後中間已腐熟,成為碎屑,看似土壤。後面的小區還未腐熟,落葉仍然完整,有一部分未灑到水分,但表面也有菌絲,只要更長時日,仍會分解。

令人驚喜的是,除了幾個未澆到水的地方,較久的落葉堆肥已腐化八九成。耙開堆肥時,巨量的鼠婦和大大小小的生物四處爬散開來,甲蟲,放線菌,真菌,菌絲隨處可見,森林泥土香氣撲鼻,神秘的堆肥世界就展現在眼前,令人不禁感動萬分,原來大自然如此慈悲,不分親疏,它一直在照顧著我們。各界卑微的小生物用生命在把落葉轉化成其它動植物的資源,我們才得以生存,對它們只能感謝再感謝,怎忍得丟棄落葉,打斷大自然的循環呢。

◎堆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面對這一大區的半腐熟堆肥,未能加以利用,內心非常無奈,能力所及,只能帶走幾袋當做菌種。安慰的是,我們阻止了落葉的燃燒,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也少去了數次環保局載運的能源與污染。落葉與腐熟堆肥的確實重量數據因為沒有收集,姑且參考南台科技大學公布的結果,我們在這兩個月收集了約6公噸落葉,製造約1.5公噸堆肥,減少了約6公噸的二氧化碳。

在學校裡做落葉堆肥除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可用於種菜,種樹,種花。修剪與落葉回到土地,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有益菌,回復土壤的生態功能。

◎推動落葉堆肥面面觀。

以永續的方式處理落葉勢在必行,學校也知道環保是當前的重點教育內容,但學校卻矇著眼睛當起鴕鳥來,認為交給環保局就等於環保了。試想學校校園這麼大都無法永續的處理落葉了,幾個環保局單位和辦事人員那有辦法呢。

學校開始做落葉堆肥之後,就要把有機質循環的觀念與實踐落實在學校裡。課程裡可以加入教材,教育孩童為什麼要做堆肥,如何做堆肥,把堆肥用於菜圃和庭園,豐富生態的知識與實驗,環保和永續的教育要從小開始。

聽聞環保局也在推廣落葉堆肥,詢問之下,是補助萬元用於購買絞碎機之用。用過幾萬元絞碎機的人最後都把機器束之高閣,因為機器馬力不夠,僅能絞碎葉片和細枝條,幾公分粗的枝幹就無法絞斷。但是堆肥時,落葉和細枝條自有小生物料理,較大枝條可以剪成段覆蓋在樹下肥沃土壤,更粗的枝幹可以做花圃邊界也可當野炊的柴火。絞碎機對我來說一無是處。

學校推動落葉堆肥的困難在於沒有一套量身訂做,確實可行的方法。例如有教授帶著一群大學生做研究,把落葉絞碎,定期翻動,幾個月內就做出了腐熟的堆肥,發表了漂亮的成果報告。方式是成功的,用於有閒人力的地方是可以的,但應用到小學就不實際了,小人兒那有力氣翻動堆肥呢?所以學校需要的是適合學校狀況的堆肥方式,永續的原則有了,方法要靈活變通,適合學校的條件。省錢,省力,簡單,方便,持久,也是能永續的基礎條件。

在學校和社區裡推動落葉堆肥近年來碰到了一大障礙,就是登革熱的疫情引起學校附近的住戶們對學校的堆肥區特別在意,認為它是蚊子的溫床。但是蚊子數量增多主要是季節與陰暗的環境,也與生態失衡有關。要顧及鄰居的觀感,但也別忽略了環保的重要。所以堆肥區可以選擇不與鄰居相鄰的角落,或盡量位於明亮開闊的地方,堆肥區範圍內種植驅蟲植物,同時增加生態池帶來青蛙,蜻蜓等天敵,學校亦可做蝙蝠屋吸引蝙蝠來除蚊,它們都有豐富生態的功能。切勿噴藥殺死有益生物,破壞生態平衡,防蚊方法也要環保與永續。

◎改善我們的環境需要決心,信心與恆心。

當前環境惡化是因為過去生活方式造成,知道了現況,就要開始改變,上訂政策,下要確實執行。

例如塑膠製品無法分解,造成垃圾山垃圾海,危害野生動物,也危害人體,所以許多國家包括澳洲已禁止使用塑膠袋。我今年到澳洲,發現所有商店已全面禁用塑膠袋。政令開始實施時,購物中心先宣導,然後停止供應時,有些人不習慣改變,一開始鬧說不清楚新辦法,吵著要塑膠袋,購物中心有耐心的延後一個月。再實施時,還是有人吵鬧,所以又延了一個月。然後就斷然終止提供,今年全然停用,完全配合法令。塑膠袋可以買到,但價格非常高,所以人們的新習慣在幾個月內就養成了,人人購物都自備購物袋。並非所有人都被迫而為,早在未定法令之前,大多數人就已普遍拒用塑膠袋,法令是為那些少數無知和自私的人制定的。不止塑膠袋,餐廳裡飲料所附的吸管也改用紙製吸管,如此一來,就不會有塑膠袋和塑膠吸管流落到海裡危害野生動物了。

在台灣,有時見到公部門執行不力,許多人依然無知或是舊習難改,也常見口號與計畫,結果只是花錢和相片展覽而已。但是,關心環境的人還是很多,其實並不孤單,只要盡力而為,蘊釀久了,好酒就成了。

◎落葉何罪之有

想及台灣各級學校均把落葉當做頭痛的廢棄物,都交給環保局燃燒,其數量又是如此之龐大時,不禁想著問題癥結到底在那裡?

在台灣普遍的,校園不見落葉甚至一塵不染,土地總是曝晒在烈日和風雨下,堅硬枯黃,風一吹就滿天的沙塵,雨一下就滾滾黃水帶走表土,更不用提土壤裡有生命存活了。這樣的土壤是沒有生態功能的,植物掙扎苟活,土粒間沒有空隙無法呼吸,植物的根無法生長,水分無法進入地底,無法調節下雨後的溢流,地底沒有植物沒有動物沒有微生物,也沒有儲碳與吸收溫室氣體的功能。

反觀紐澳,大樹更多,土地更廣,甚至常見落葉樹種,整年隨時都有滿地的落葉到處飛舞,但是大家都視而不見,自然界本來如此。頂多,有些龜毛的人用個吹風機一樣的機器把道路的落葉吹到花圃裡或大樹下,沒人打掃落葉,杞人憂天,為落葉煩惱。大樹週圍和花圃裡有了落葉堆積還不滿意,還要定期添加厚厚一層的粗木屑,讓土地腐植質豐富,所以土壤像海綿一樣,踩著有彈性,會吸水,會呼吸,會儲碳,植物也長得健康快樂,土壤發揮了該有的生態功能。

大地有落葉是自然的現象,樹葉汰舊換新,掉落地面,腐化回到土地,營養又回到樹木,土壤就應該累積腐植質和小生物,為什麼跟落葉打起戰來了呢?落葉是自然現象,不用掃除,只需要清理必要的地方就好了。掃了落葉,切勿交給環保局燃燒,只要堆在樹下與花圃裡,稱為就地堆肥,累積久了,土地自然鬆軟肥沃。接受環境裡的落葉,改變一個觀念而已,那還有煩惱,落葉那需要堆肥,我們又何必勞師動眾與大自然為敵呢?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http://www.stut.edu.tw/

第#1區堆放最久,6個月後中間已腐熟,成為碎屑,看似土壤

 

還未腐熟,落葉仍然完整。有一部分未灑到水分,表面有白色菌絲

巨量的鼠婦和大大小小的生物四處爬散開來,放線菌,真菌,等菌絲隨處可見

有機質的循環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