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22年05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22年05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應變非常時期 身心靈三方面做準備雷久南
《養生智庫》
全面終結電磁波危害 慈客
新產品 水源/補氣能量片應付電的傷害 雷久南
《自然生活》
堆肥的方法(5-5)—千層派堆肥法 周妙妃
《書籍介紹》
靈魂的歷程與歸宿(九)俞靜靜
《華德福教育》
華德福教育——教師討論會第二課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十二感官之觸覺 呂理瑒
《心得分享》
清潔—為新事物創造空間 琳達湯瑪斯 孫承瑄譯 
《也許你想知道》
也許你想知道(三十九)《金剛經》說什麼(4/4) 潘定凱
《未來醫學》
未來醫學與古文明的交會(六十四) 一人類與宇宙的關係(14)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活用養生智庫精華》
活用養生智庫精華應變非常時期 提升靈性利益地球上的生命  雷久南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也許你想知道(三十九) —《金剛經》說什麼 四
也許你想知道(三十九) —《金剛經》說什麼 四

這一期,我們來看看金剛經中的名句-一些引用甚廣的句子或意義深遠的句子。這些句子能昇華思維,讓我們對塵世的生命有另一種看法。

金剛經目前流通的譯本,大多是用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文,加上梁朝的昭明太子,將這譯文,分為三十二分(就是三十二章,這分出的章節名稱,不是經文,所以誦經時是不誦唸的)的譯本。因為它簡潔流暢,易於誦唸。羅什法師是晉朝時人,而後來唐朝的玄奘法師也有一個譯本,比較忠於目前流傳下來的梵文《金剛經》的文字。鳩摩羅什法師的譯風偏向於意譯,文字求簡潔優美-所以參照玄奘法師的譯本也可以解讀羅什法師的譯本中,一些易有疑問之處。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稱為《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卻是玄奘法師的譯本更為簡潔流暢,所以目前流通的都是玄奘法師的譯本,而羅什法師的《心經》譯本,也是有一些玄奘譯本所沒有的,值得思考的文句在其中。

首先是經名,玄奘法師的譯本,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而羅什法師的譯本則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是天界中忉利天的天主帝釋天的寶杵,據說這寶杵具有無堅不摧的能力,所以以《金剛經》的大意而言,稱這法門為「能斷金剛」或「金剛」,都是同樣的意義,是說那真正的智慧-「般若」-能無堅不摧、破除一切。佛在經中說,「般若波羅蜜」,意為「大智慧到彼岸」,並不是真的有一個「般若波羅蜜」,只是為了讓你了解這個解脫的方法,所以不得不給這藉著大智慧而到破除一切的彼岸的方法定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般若波羅蜜」,是為了讓你入道。之所以要借用這「無堅不摧」的意義,是因為我們的執著,創造了許多「堅」-堅固的世界、堅固的觀念、堅固的痛苦,需要被摧毀滅除,如果因為智慧,明白了「堅」並非實有,這個「堅」就破了,沒有「堅」,當然也就不需要「摧」了,所以就自動的破除了一切。

以下我們按造三十二分的順序列出句子,這些句子如果與之後的經文有相似的意義的我們也一併列出解釋。句子最後的數字是列出此句是出自三十二分之中的哪一分。例如以下的句子尾端的[三]是表示它出自[大乘正宗分第三]。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三]

這是總結佛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說菩薩雖然發願滅度一切眾生到不再會有苦樂升起的佛的涅槃境界,但要知道其實這一切都是破除妄想的過程而已,包括這「菩薩」的名稱也是暫借它以便說明這法門而已,認為自己是「能度」的菩薩,滅度了「所度」的眾生,只要有「能」「所」,就是有「我相」「人相」,就等於又退回妄想之中,就不可能達到涅槃的境界。所以,以下所說的這些句子,都是在重複強調這件事。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四]

菩薩發心成佛,發心成無上正等正覺,應該要以「遠離一切相」的心態來發這個心。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十七]

其實並沒有一個稱為「菩薩」的法門,同理,究竟而言,也沒有「阿羅漢」或「佛」的法門,因為一切都是虛妄。但是為了破除這種長久習慣的虛妄,就要藉著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行菩薩道,也就是佛法。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十七]

如果菩薩通透了解了「無我」的法門,如來才認為這是真正的菩薩。

所以,不要執著任何名相,才能算是發了成佛的心,雖然做的是菩薩的事,但不能認為自己是菩薩,才算進入了菩薩的解脫法門。確實明白並做到了「無我」的法門的,才是真的實踐了菩薩。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四]

這句是講布施的真義與成佛的關係。發心要度一切眾生,願意付出,這就是一種布施,但要不認為自己有度,才能「無我」。菩薩的法門是藉著實踐六件事來到達修行的彼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所以稱為六波羅蜜。而「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就是看到了佛隨時隨地都在做這六件事。所以不只是布施,不論做任何事,都要歸回到無所住-就是心念不沾染、維持清淨。通常我們在世間,就是用我們的六根(六個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處於相對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中,而這些都是「相」,要脫離這些相,才有可能成佛,所以說,做「布施」或任何「六度」的事,就不能為了「色、聲、香、味、觸、法」之中的任何一個原因而做。

而布施是一種願意「捨」的福德,「捨」與「得」是相對的,今生容易「得」-不論是財富、名望都是過去的布施的回報。但是對於解脫而言,享用「有」的習慣卻正是要破除的,所以布施就成為練習捨棄、解脫世間的擁有的方法,捨棄那因為認為「我」是真實,因為認為「有」是真實的而想要擁有的習慣性思維與行動,於是得到一種不被物質綁縛的自在。這是為了讓我們達到空的智慧-般若,所以佛特別說:

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十九]

這是說,如果「福德」這東西是真實的,如來就不會說「福德多」了,因為在實相的境界、成佛的境界,其實沒有福德這回事,所以如來才說「福德多」-也是為了引你入道而已。因為世間的一切「真實」-我們認為的真的「我」與「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我們久遠以來自創的假相,所以將這些當成真實,就等於自願沉浸在假相在黑暗之中。所以說: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十四]

菩薩如果心念放在福德的法門而做布施,那就像是一個人自願進入黑暗之中,無法見到真相。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二十八]

菩薩對福德的看法,就是並沒有想將修到的任何福德取來受用。這就是不貪求任何回報。

不受福德的這種精神,在《法華經》中有一段故事說明這情形。佛在《法華經》中的《普門品》回答無盡意菩薩問的觀世音菩薩名稱的由來,並說了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與利益。因為觀世音菩薩能夠解救急難,讓眾生沒有恐怖畏懼,所以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都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就是觀世音菩薩是一個能布施「無畏」給眾生的聖者。之後,無盡意菩薩就解下身上的佩戴的瓔珞,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但是觀世音菩薩不接受。無盡意菩薩再次勸請,說為了憐憫眾生,希望觀世音菩薩收下。佛也同時勸觀世音菩薩收下。觀世音菩薩在此時,才收下瓔珞,但是立刻就分做兩份,一份供養釋迦牟尼佛,一分供養經中提到的多寶佛塔。所以是立刻就布施出去了。這就是觀世音菩薩能夠利益眾生的原因,因為他所做的、所收到的「福德」,全都是送給眾人。《華嚴經》中有一段文字,很優美的訴說了這種精神。

菩薩為大施主

一切財物

等施眾生而無悔

不望果報,不求名譽

不求生勝處,不求利養

但欲救護一切眾生

欲攝取饒益眾生

欲學諸佛本行

欲受持諸佛本行

欲顯現諸佛本行

欲使一切,離苦得樂

所以菩薩雖然經歷布施的過程,但他是清清淨淨,一塵不染。這種為眾生做一切事,但毫無所求的精神與實踐,就是不住於「相」的,發成佛的心,做成佛的事。

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十]

以下這一句是回到前面所說的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乃是目標,因為明白了這道理,所以對任何「相」都不執著,知道這些都是虛妄,都只是妄想的顯現而已。這就是如來,也就是佛的境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五]

這與經文後面所說的不要用佛因為累世行善修得的三十二種相好莊嚴來認定這樣就是如來,這樣認定就是誤解了佛境界的真正意義。所以佛在經中兩次詢問須菩提是否可以用三十二相來認定如來,在鳩摩羅什的譯本中須菩提第一次說不可以,但在第二次又說可以,然後佛訂正他,說如果要認為有三十二相就是如來,那麼能統一天下的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但他只是世間的賢能君主,並沒有修持出世之道、成就佛果。所以佛隨後說了以下的偈頌。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二十六]

這是說,如果以見到任何音聲或外貌的境界來認定這就是如來的境界,這個人就是走入了錯誤的道路,不能見到如來的境界。

如果說可以用「三十二相」來認定這是如來的境界,這當然是違背《金剛經》要「破一切相」的本意的。在玄奘大師的譯本中則是兩次須菩提都說不可以,佛說轉輪聖王的事只是要增強須菩提的回答。總之,金剛經既然是要我們破一切相,當然佛的三十二相也是要破的,所以以上兩句話都是要說明-不可執著任何的「相」來認為這種「相」就是如來的境界。而鳩摩羅什的譯本與玄奘大師的譯本或目前的梵文本比較還缺譯一段,玄奘譯本的偈頌如下:

「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

 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

 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前面四句就是相當於「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後面四句的意思是『應該要看到佛說的法的究竟本質,就像是佛那證悟但沒有形相的法身(與佛的肉眼可見的肉身相對比),佛法的究竟本質是超越我們那可以分辨思維的意識(或是造就了這世界的宇宙神「識」)的層次的,所以不能從音聲或色相這些屬於思維感受的層次來分辨、來了解佛境界。』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六]

「法」是覺醒而走向成佛的方法,「非法」就是沉淪於輪迴的大海的所有思維與觀念。「法」是船筏,帶我們渡過輪迴大海,之後船筏就可以放下了。佛甚至這樣說: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二十一]

毀謗佛,是極大的罪業,這句話就是要說明,佛法是船筏,是讓你藉著佛法到達那真正的目的地-真空的、沒有一切相、當然也沒有佛、一切解脫的彼岸。在那個境界,如果還執著佛有說一種至高無上的法,當然就是毀謗了佛,因為這誤解了佛說法所指出的真正目的地。

明白了這一切法都是名稱而已,無可執著,但是在生活中,還是必須實踐才有可能解脫。 所以行一切善法但不認為自己有做什麼,這就決定了「入世」的賢人與「出世」的聖人的差別,在世間行善想要成就大事業大功德的就是賢人,例如賢能的君主,因為不願意空,所以永遠也無法到解脫的彼岸。聖人就是行一切善法但不認為自己有做什麼,不認為有什麼可以執著炫耀的功德,所以才能成為聖人,才能解脫。因此這種認為自己「無為」的心態就決定了賢聖的差別,就是以下這句: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七]

也因為《金剛經》道出了這個無為而真正解脫的法門,所以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成佛法門都是出自《金剛經》中的概念。就是這一句: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八]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十四]

這句話可以說是總結了「佛」究竟是什麼概念,就是遠離一切相,也可說是遠離一切的想,既不想屬於世間一切友情或無情的輪迴,也不想出世的涅槃,真正的清淨,就是佛的境界。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十八]

這句話是佛總結他說的心念的流轉其實也是名相,並沒有這回事,我們認為自己「有」心念的流轉,就是這種認知,創造了時間的假相,在二○二一年十一月的雜誌已經說過如下的圖:

既然心念的流轉就是時間的假相的本因,當然這就表示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假相,都不可得。事實上,眾生能夠輪迴的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如果沒有宇宙記憶在幫助我們編織,就根本無法存在。就像我們的夢,夢中的一切,在夢的時候,並不懷疑這夢是否有過去的事實來支持它的存在,也毫不懷疑的在夢中走著那夢中的時間線,從夢中的現在走入夢中的未來,但是一旦醒來,才發現原來是一場夢,都是虛幻的。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二十七]

這句是說,發了成佛的心的人,就不要否定成佛必須成就一切善業的這種為眾生服務的過程,就是菩薩願意承擔幫助眾生的責任。雖然知道一切是虛妄,但仍舊願意承擔這虛妄,而不是選擇進入阿羅漢的寂滅涅槃,不再進入虛幻世間幫助眾生。這句話就是大乘的法門的精神。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二十九]

這是說,什麼是如來?就是不動,沒有來去,本來如此,所以稱為如來。也就是如來是沒有造作的,本來如是,沒有做,也沒有不做,超越任何的定義,所以清淨,所以解脫自在。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三十二]

這是經尾的結語,是說一切造作出來的、認為有做的,都是暫時的,如同夢般的虛幻,如同水泡、露水、閃電般的暫時存在,終究歸於幻滅,我們就要以這種心態看待世間的一切。但也不是認為虛幻就什麼也不做,而是盡量行善,但不認為自己有做。是一種將轉世間的一切惡業為善業的事業為己任,將善業做到極致,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清淨無染的境界。這就是金剛經的本義,也就是成佛的方法。

(全文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