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建築│天人之喉舌(上)
建築│天人之喉舌(上)

從「綠」說起

近年,美國社會吹起一陣「綠」風,有「綠」的食品、「綠」的清潔劑與殺蟲劑、「綠」布料、「綠」燃料,乃至「綠」住宅。總之,食衣住行樣樣都比以前多了一項選擇││「綠」的產品。

人類在大肆破壞環境之後,逐漸覺醒,想要回頭,這對地球與人類都是福音。風水輪流轉,當然也由於少數先知先覺者的辛苦耕耘,而今任何東西一旦冠上了「有機」、「自然」、「綠」或「環保」之類的頭銜,其形象與價格便可雙雙提高;於是流風所及,利之所趨,環保與自然儼然成為時尚,不僅「綠建築」逐漸抬頭,不少大小城市也競相宣傳要建設為「綠城市」。自去年(二○○八)起,德州建築師公會都已明文規定:建築師在每年八小時的在職進修課程中,必須有一小時的「綠」課程,才能夠繼續保持執照。「綠」之「紅火」可見一斑。

然而,究竟何謂「綠」呢?「綠建築」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省幾瓦電是「綠」嗎?還是裝了太陽能板、改用省水馬桶算是「綠」呢?綠,等於環保嗎?抑或,只是環保嗎?

楔子

在先前兩篇介紹「綠建築」的拙文中(去年二月號及五月號),首先簡介了根源於德國的「國際生物及生態建築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au-Biologie & Ecology,簡稱IBE),並揭櫫了綠建築所應具備的八項標準。而後從影響大家最直接的室內空氣品質談起,列舉近代「文明」建築的弊病。在此範疇之下,已略談了室內溫度、濕度、空調系統、保溫體和電磁平衡,並附談波特蘭水泥之害。

其後不久,在去年六月於科州客石東(Crestone)琉璃光研習營中,雷博士談到了理想的建築,並提到一本書「Pattern Language」(暫譯「圖像語彙」)。這個話題,一方面觸及了「建築師塵封內心已久的痛」,另一方面,也令筆者重新思考寫這一系列文章的次第。要談真正的綠建築,不能夠一開頭太偏重物理的層面,而應從建築的精神面談起。精神的層次何其重要,但是我們之所以很少在平常的建築中看到,是有一些很實際的原因的。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即使是畫之成圖、述之於口,也很難取信一般的業主。一來大多數人並不見得感興趣,二來很難要求一般人能夠從二度空間的圖面去想像三度空間的感覺,所以也無從判斷是否值得這麼做。有良知有能力的建築師所能夠做的,就是儘量配合預算,將這一部份溶入設計案裡。因為唯有畫出來、蓋起來、住進去、細體會,一切才能夠得到證明。於是日久天長,建築的精神面在這一行中幾乎煙滅,成為執業建築師只敢想不敢談的部分。唯有台灣的室內設計案,還多少有機會看到些許影子。

然而,這諱而不談的,是建築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正是近代建築所亡失的部分。或許,在大家開始想要追求理想自然的房舍的時候,重提舊事、此正是及時吧!且試談之。

建築之為物

有云:人體有三層皮膚;肉體的皮膚是第一層,第二層是衣服,而房屋,是人體的第三層皮。誠然,人類在地球上求生存,少不了這三層皮的保護,以抵擋天候的變化與外力的侵襲。三者都與身體的健康休戚相關,但是皮膚和衣服對人的影響主要在肉體健康方面,唯建築,其影響遍於生物的三個層次:身、心、靈。

人造建築的基本功用,在遮風避雨、保暖取涼,以獲得健康舒適;再上一層的功用,在創造並組合各種機能的空間、乃至建築群落,以便利人使用;而最高層之用,是為了滿足人類心靈的需求││追求美、追求精妙,或刻意營造某種氣氛和情境,或達到某種心靈的境界。此建築之所以成為人類文化重要一環的原因。

在目前已知的這段地球歷史裡,大約記載了三十種左右的文化。文化體現在人類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上面,包含一切能提昇人類情操和心靈的事物,有形以及無形。所以文明不等於文化。而最能夠呈現某一時期、某一地區的文化者,當屬當時人為的建設,亦即建築物,以及由建築聚落形成的城鎮。(圖一、圖二、圖三)

所以,我們在提到某文化的時候,腦中浮起的印象多是它的代表建築。甚至在想到某地區時,該地的代表建築很自然的成為它的象徵。(圖四、圖五、圖六)可見建築在整體文化中所佔的地位,它歷來都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在西洋學術分類裡,建築一向屬於應用藝術(Fine Art)裡的一個學門。歐美大學裡,建築係隸屬人文或藝術學院;或也有因其涵蓋內容太廣,而自成建築學院者,從來都不只是理工學科。

西洋建築哲學中,約略將建築分為三大要件:造型(Form)、機能(Function)與結構(Structure)。造型指的是外觀與風格(Style),可以說比較屬於「美」的範疇;機能指的是空間的功能和目的,也就是合不合理、好不好用,例如:住宅有住宅的機能,音樂廳有音樂廳的機能。結構則屬力學和技術的部分,是支撐的構架。這三個要件,成為西方評品建築的準則:造型如何?屬於什麼建築風格?機能如何?是否有偏頗?永遠都是建築界品頭論足喋喋不休的話題。「造型以機能為本((Form Follows Function)」是二十世紀建築界最響亮的口頭禪。

在結構無虞的前提下,若能兼顧造型(美觀)與機能(實用),當然是一件好作品。依照中國哲學思維的方式來看,凡事皆具體、相、用三面。那麼建築的造型是為「相」,機能是為「用」,然則,其「體」何在?

空間之為物

老子云: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註一)

和陶作器,那中空的部分,才是用以承物,發揮器皿功能的部分。築屋為室,在牆上開洞作門窗,使用的也是室中「虛無」的部分,在近代,稱為空間。

古人很清楚如何掌握空間。走進北京的紫禁城,它要你覺得自己渺小卑微;坐在蘇州的園林裡面,你覺得閒散恬適。自宮殿寺廟至陵寢庭園,從公共建築到私人宅邸,都各有各的布局和道理。什麼是布局呢?在室外,是位置、朝向、座落、高低、大小、建築物間的關係和模式,即近代所稱的「配置」;在室內,是空間的大小、寬窄、形狀,各室之間的關係,即一般俗稱之「格局」,表現在現代所稱的「平面圖」裡。空間裡面的各種物理條件,如氣味、溫度、濕度、含氧量、顏色、光線等,給予身體感受,這是有形的,測得出的,可以量化的;此外還有美學上的元素,例如尺度、比例、形狀、顏色、質感、量體、明暗等等,介於主觀與客觀之間,是可計量亦不可計量。每一種元素都具有本身的能量,組合在一起,又形成共同的能量,就非儀器可以測知,但是人的五官六識會知道。透過布局與設計,空間可以呈現虛實、開合、內外、收放…等種種相貌,給予人種種不同感受,或震撼、或平淡、或恐懼、或祥和、或浮躁、或寧靜、或興奮、或單調……。這就是建築的精神內涵。

聽來有些抽象,我們且試舉一個例子看看。

唐代,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高峰,現今在中國北方及日本尚可見到遺跡。日本的住宅建築承襲了唐風,又融和了禪,在空間內涵上更具一格。(圖七)走進傳統日式房屋,多半會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坐下來,看著戶外的庭園,心似乎也跟著沉澱下來。現在我們從建築設計的角度分析一下,是什麼造成你這種感覺呢?

垂直與水平線條分割的牆面與窗櫺,構成調和的比例;房間以榻榻米為單元,多半都接近正方形,最長亦不會超過二比三;深色木條與白粉牆成為對比,將白粉牆分割為三呎乘六呎的模矩,恰是一扇紙門的尺寸,也是一個榻榻米的尺寸,這是適合日本人的尺度;九呎高的天花板,與房間大小相配,站著不覺壓迫,席地而坐不嫌太高;紙門上的花色與水墨淡雅;拉開紙門、造成室內空間的通透與流動,並與室外庭園連接起來,將視覺空間擴大並延伸到戶外,與自然融合……。

自此我們可以約略明白,此即建築之「體」,體即精髓。建築的本質展現出一個輪廓架構,便是:建築之相是造型,建築之用是機能,而建築之體是空間,是空間所塑造出來的精神與內涵。觀之西洋建築的規劃與設計,比較不似東方建築那般講究空間與意境。或可以作對比說,西洋建築看重實體的部分,而中國建築除務實外,尚講求「虛」的部分。然而無論是實是虛,是有形或無形,都一體形成空間的能量,不斷的在與人的能量互動。這虛實二者結合在一起,應當要具備兩重功能:一者,是能增長人的能量,對人的健康、心情與靈性三方面要有所助益;二者,是能與環境和諧共振,形成整體和諧的能量。

如此聽來,會不會太高調、太理想化了呢?其實,這是社區與建築應有的基本功能。我們不妨從反面省思:我們豈會想要住在一棟會令自己或家人生病、不開心的屋子裡?我們也不會喜歡在一棟會污染大自然與心靈的房子裡工作和休息。建築乃是為了維持人類健康生存與進化而存在。如果不能具備這些功能,要建築何用呢?

所以,我們需要的建築與社區規劃應該是:

.有益於身體健康

.有助心情平和、樂觀

.有助於提昇情操、淨化心靈

.不致於危害大自然

唯有如此,人、建築與天、地(大自然)這四者之間,才能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人類才能夠與大自然共存,繼續平安健康的在地球上進化。                                                                                       ——待續

 

註一: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圖一 Temple of Venus(羅馬)

圖二 金字塔

圖三 長城

圖四 自由女神像

圖五 巴黎鐵塔

圖六 Taj manal 印度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