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用犁地翻土的花園/菜圃如何建立? 1. 想想自己想種的植物 你或許只想種花卉,香草,或只種可食用的蔬菜和水果。如果空間還夠,建議種植多樣化植物。 2. 決定地點 想想要把花∕菜圃放那兒,多大,甚麼形狀。這種花∕菜圃可建在任何地點,如果在不易排水的地面,可先放一層沙、碎石或樹枝。 花園∕菜圃大小看個人喜愛,1 公尺寬可方便兩邊除草耕作,較大時要設置步道或踩腳處,不要踩在花/菜圃裡。從小塊開始試驗,經驗累積再開拓更大的花/菜圃。 種植花卉及水果需要較多的陽光,葉菜類只要明亮處即可種植。向西和朝南陽光較強,小心曝曬過度。 要通風,但常有強風處可用樹籬或防風牆等阻擋。 方便就近取水。 臺灣常有颱風和大雨,花/菜圃可挑高。底部鋪設碎石,圍邊高 60 公分以上。當然,選擇地點最好為不淹水之處。 3. 設計富有創意的形狀 方的、圓的、花瓣狀的。圍邊的材料可以是磚塊、石頭、木板、塑膠浪板、竹棍……,其高度可以由地面到半公尺,也是看個人喜好。用繩子或小木棍作記號,畫出花園/菜圃範圍。 4. 準備材料 舊報紙,水,含碳和含氮的有機材料,種子或幼苗,圍邊的材料。 5. 工程開始,底層先放報紙 首先鋪一層舊報紙,大約 10 張厚,寬度可超過花∕菜圃,目的是壓抑雜草。用石塊壓住以免被風吹走,然後徹底淋濕。也可先把舊報紙泡濕再鋪放。 底層也可放厚紙板、舊毛毯(非塑膠人造材質)、舊浴巾。鋪底層之前也可撒點有機肥,可加速分解。 6. 堆放有機材料 開始一層含碳素較多材料、一層含氮素較多材料的逐層堆放,每鋪設一層就撒點動物糞肥等有機肥料,灑水淋濕,交替疊放至所需高度,20 至 50 公分都是很普遍的高度。 7. 最後鋪最上面的一層 最後可鋪上腐熟的自製堆肥約 10 公分,再播種或種植幼苗、植株。也可隔著適當距離,撥開材料,放把自製堆肥,播種或種植。不急時,也可蓋上塑膠布、舊地毯等等,幾週後才開始種植。 如果你很重視美感,最表層就是你發揮的地方,它也是各展神通之處。乾稻草、木屑、椰殼、蔗渣……大小形狀均勻一致,自然顯得整潔美觀,這些有機材料最後也會腐化。 8. 種植與施肥 播種或種植後,定期澆水,唱歌給植物聽,看它們一眠大一寸。 花園/菜圃的維護 有機材料腐化很快,堆疊高度慢慢降低縮減,表面乾枯易碎,只要幾週,撥開內層看看,會看到材料已腐化與土壤混合,顏色暗黑,也會看到定居的小生物們。 已經堆設好了花園/菜圃,不管是不是這種方式所設,如何維持土壤的肥沃度呢? 在家庭小花園/菜圃,譬如你已種有青菜,做飯時間到了,那麼採收時只要剪下幾棵的土上部分,再修剪老葉老莖,土裡殘根和留在現場的老葉老莖都是堆肥材料。做完了飯,果皮、菜葉等廚餘還不少,那就把它們鋪在植株四週。用完餐掃掃庭院,把收集的枯葉和沙土鋪在廚餘上方。心血來潮又修剪了花草,再把殘渣和雜草堆疊上去吧。花/菜圃裡有了空隙可以直接種入小苗或播種。種菜需要許多肥料,可定期加上家庭堆肥或購買的有機肥。 較大面積的菜圃/果園,可自給自足種植有機材料,豆類植物、稻草、相思樹/等等可補充土壤氮肥。土表雜草和休耕所種植的豆科植物、向日葵、油菜等,勿試圖用鬆土機攪碎拌入土中,因臺灣天氣炎熱,雨水又多,攪碎的有機材料腐化流失迅速,應僅切割地上的植株部分,讓其留在原地,覆蓋土表為佳,也可收集做為堆肥材料。 結語 也不知這概念是甚麼時候開始的,人們整地就包括犁地、除草和鬆土,代表清除地面的一切。人們的花園∕菜圃∕果園容不得雜草、枯枝、落葉,認為它們只會消耗養分,佔據土地,給植株帶來病蟲害,於是用各種方法,包括噴灑除草劑、放火燒、裝袋送垃圾場等,把改善土壤最重要的有機材料清除一空,讓花/菜圃/果園顯得「 乾淨整齊」,殊不知這種整地方法讓表土失去了保護。 土地失去了有機材料,土粒間沒有有機質的緩衝,水分不易保持,空隙被擠壓,會失去鬆軟的結構,變得堅硬黏滯。園裡小生物沒有躲藏與繁殖的環境,土中沒有食物、水分與空氣,也無法生存繁殖,於是來自小動物鬆土功能消失,其分泌物和死亡後回歸的天然養分也消失。掘地鬆土對改善土質也沒有好處,它破壞土壤結構,也會帶入氧氣加速有機質氧化分解,養分消耗更快;翻土也會把土中休眠的雜草種子帶出土表,反而有利其萌芽生長。 我們所能耕種的表土其實僅薄薄一層約 30 公分,優良的土壤需要有機質,所佔比例愈高土壤愈肥沃。現代機械化、單耕和使用化學品的農作方式,表土流失速度驚人。估計農業耕作消耗表土,流失每年每公頃 40 ~ 500 公噸,但其形成每年每公頃僅約 2 ~ 4 公噸,如不作好水土保持,一場洪水或強風我們就可能損失二000年才能形成的表土。只有未砍伐的森林,平靜的湖水及池塘底部,充滿自然植物的大草原,以及作好表層覆蓋,不挖土犛地的農田能保留這層表土。 現代農業耕作一段時間後,常需休耕幾個月或幾年。營養耗盡土地的復健,平均養成耕地需 3 ~ 4 年,修復受損嚴重者需 5 ~ 15 年,受到化學污染者要花更長時間。反觀有機農業的土地,肥沃度反會逐漸增加,其秘密就是這不用犁地翻土的耕種原則。如此簡單又有效,何不一起來學習森林,把有機質回歸大地,創造出與大自然互利共生的樂土? 全文完 |
本期目錄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