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2年05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2年05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抖掉僵硬,吐出壓抑,活出開心自在雷久南
自然生活
帶我們的孩子種菜──校園農耕中學習永續自足的生活(3-2)周妙妃
童年王國
耕讀──華德福教育在食育方面的實踐胡偉和
心靈湧泉
師心佛心雷久南
靈性詩篇——第三篇歸無所得法(二十七)
心得分享
走出憂鬱、痛苦的方法邱麗惠
雷久南博士信箱
雷久南博士信箱雷久南
未來醫學
未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二十四)潘定凱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二十四)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二十四)

史丹勒博士談正確的選擇食物

在看完史丹勒博士對營養的看法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史丹勒博士不能免俗的仍然用了西方現代對人類營養的分析法來講他對營養的看法。在史丹勒博士配合現代人對營養的分析方式來說明營養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我們在分析之後,還一定要用「整體」的觀點來看這件事。

什麼是整體觀呢?就是「這個人」需要「什麼」才可以消化這項營養素。每個人需要的條件都不相同。這些例如「蛋白質」「脂肪」的成份,在消化時,都一定需要其它元素來輔助其消化,這些元素可能是酵素、礦物質、維生素等,如果你吃蛋白質的同時,並沒有吃幫助蛋白質分解的其他食物,身體要產生這些元素,就當然需要提取體內的原料來製造。這些原料可能來自血液、體液、內臟、骨骼,所以身體就要抽取體內其他部份的養料,來完成消化蛋白質的工作。如果你吃蛋白質的「速度」和「量」起過了身體能配合的能力,你就會覺得吃完飯,滿足口慾之後,反而很累,並不是更有精神。長期如此下來,身體當然愈來愈差。

以骨質疏鬆為例,現代醫學調查也已發現,攝取蛋白質越高的先進國家,骨質疏鬆的情形就更嚴重。當然,我們在看這種調查報告時也一樣要有整體觀。也許並不完全是先進國家蛋白質攝取過多,而是還可能有其他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因為先進、文明的國家通常人們吃得多、生活步調快、壓力大、動得少、污染嚴重、用腦與感官過度。這些都會影響骨質。

吃得多:


身體需要更多消化力和產生消化力所需的原料。骨中原料不斷被過度提取,當然會骨質疏鬆。

生活步調快、
壓力大:

緊張與壓力都會令身體降低消化力,因為消化是屬於內部運作,要在身體解決比較緊急的「對抗外來侵犯」之後才會去做的事。消化不良,無法填補骨中失去的元素,所以骨質疏鬆。

吃得快:



因生活步調快而產生的速食業也間接的指出人們吃得比較快,因為沒有耐心等食物,當然也不會有耐心慢慢吃食物,而消化?J這種東西,唯有在慢慢咀嚼時才會大量產生。而且食物通常有其完整性,如果細細咀嚼,其相輔相成完成消化的元素就會被分解出來,就比較容易消化,但若在沒有被分解出來之前就吞下去了,身體就需要取體內的元素來「中和」「消化」這種食物了。「中和」或「消化」時,取用過多骨中元素,所以骨質疏鬆。

動得少:



運動會加速身體血液循環,活化身體所有的細胞,燃燒熱量時同時廢物。運動時的振動,也會強化(包括身體內臟)的所有細胞。現代醫學也已知道常敲擊身體的長骨,有助於增加骨質密度。運動最好是快慢皆有,因為快的運動會造成快速血流,但是對整個身體而言有些需要血液做清掃之處就會有血液過門而不入的情形,因為身體需要維持血流速度以滿足運動所需。而慢的如中國的太極拳的運動若做的時間夠長就會造成一種「氣」壓,將血壓入平時血流不夠之處,同時氧氣也到了平時不到之處。而氧氣不僅是令我們有精神之物,也是燒掉身體廢物不可或缺之物。所以很多人都會說做太極或瑜珈所流的汗好像是從身體深處出來的,令人十分暢快。確實如此,我們的身體細胞其實隨時都在死亡與替換,如果血液的品質不佳,燃燒或細胞吃掉廢物的速度過慢或是血流不暢,你可以想像有多少廢物累積在體內。而血液缺氧,更是造成大家都怕的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癌症可以說只是身體以厭氧細胞的方式來存活而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生存方式。正常細胞是一個人要心情好、情緒穩定、飲食健康才能正常存活的細胞,而癌症細胞則是你心情不好、飲食不良、身體雜質很多之下仍然能夠繼續存活的細胞。所以運動少,可說是文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同理,骨質疏鬆缺乏運動,因此缺乏應有的振動與撞擊,所以當然會愈來愈鬆、脆。

污染嚴重:




體內吸入過多雜質,身體的能力都在應付排毒,無法維持骨骼正確營養,當然骨質疏鬆。

用腦與感官過度:



用腦、用眼或任何感官過度都會燃燒過多血液,降低血液品質,所以血的質與量皆不佳,當然無法正常的滋養骨骼。

綜合以上,只是以骨質疏鬆一例來說明現代許多所謂的病其實都是工業社會的文明病。所以,飲食所要注意的,其實就是一個「整體」的「均衡」。既然是看「你」的整體,任何飲食都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是看「你」的體質與身體狀況來決定你應該怎麼吃才是均衡。如果消化系統虛弱,也許就必須要用果菜汁、稀飯的方式來進食,難以消化的蛋白質也不能過多,而且一定要運動才有可能恢復健康,因為一個人如果有脆弱的細胞卻不運動,身體認為沒有強化細胞的要求,於是細胞的生生世世,也就是生生死死都是脆弱的細胞,怎麼吃也不會好。

健康的飲食就是要吃「完整」的食物,什麼是完整的食物呢?例如糙米,有外面的米麩,才是完整,打掉米麩,剩下胚芽米或白米,都是不完整。缺乏米麩的礦物質和粗糙性,腸胃就不容易健康。但是若是腸胃特別虛弱的人或是腸胃已習慣精製食品的人,也許會覺得糙米很難消化。此時就可用糙米稀飯,如果還不行就可用白米加小米、小小米等雜糧稀飯,讓腸胃容易消化吸收,再慢慢的增加全穀的量來達到盡量吃「完整」食物的目標。

一般而言,精製的食物,特別是「白」化的食物,澱粉多,通常會迅速的給身體一個糖份大餐,讓人覺得有能量而快樂,但是後繼無力,因為沒有真正的營養,就是一般所謂的空虛熱量。人體若要儲存養料,礦物質可說是必需品。我們看自然界,堅硬之物都是礦物質,例如樹木的身體大部份是碳,石頭可說是礦物凝結而成,金屬也是歸類於礦物質中。人的骨骼也多是礦物質,蛋白質也是以碳為中心而建立。所以身體要建立較堅硬的物質時,就一定要有礦物質。而礦物質多來自植物的纖維質。所以粗糙的食物在營養上而言必定是勝於精製的食物的。

精製的食物,多是為了口感細膩而產生的。細膩就沒粗糙性,食物的粗糙性會給予腸道磨擦力,給予腸胃飽足感,同時清理腸道。當然精製原因也有可能是為了易於消化。例如大豆類製成豆漿、豆腐、豆干、豆花。而就算精製了,粗糙性不同,身體所需要的消化力就不相同,因此對身體健康所產生的效應也就不相同。因此我們若要講究一天要取用多少蛋白質,則其食用的形式也該列入考慮。例如豆漿因為形式較粘膩,對有些人而言也許難消化,所以傳統上會習慣加糖,你可以說這只是為了口味,但是也可說是人們感覺到可以用糖來給予身體迅速的熱量做為消化難以消化的豆漿中的蛋白質。一般餐館餐後的甜點也可說是有這項效用。豆腐可以說就是古人為了讓營養價值高了豆漿易於消化的一種發明。豆乾與豆腐的發明給了大豆產品有類似肉食的纖維性與口感,纖維性也讓人腸胃有飽足感,可說是一項重要的發明。另外鹹豆漿中加的醋,令豆漿變得像豆花,也是較易被身體吸收的形式。

在美國甚至還可以買到有機黃豆發芽後做的豆腐,發芽就是開始將種子變成一株植物,可以說是種子內自行消化的過程被啟動了,要將種子消化變成一株植物。所以這種略發芽的種子所製的食物當然對人類而言也比較易消化。

精製的食物還有另一項壞處,就是它們的分子極細,便容易粘在腸道上,腸道成為未來細菌與發炎的溫床,至於加了漂白與人工甘味的精製食品,那就又更別提了,因為身體還要更費工夫去清除這些化學品。以麵粉而言,若是全麥去磨粉,就十分粗糙,因為有麥麩,也有研究指出,非工業化國家人民的粗食居多,所以排便量也大,當然也極少文明病。所以如果用文明病多少來做健康指數,我們基本上就可以將健康與粗食畫上等號。

其次,飲食工業喜歡精製食品,還有另一項原因:就是精製食品可以有較長的儲存期。在商言商,當然是架上日期越長,對商人越有利。但這也同時表示精製食品越容易讓你吃到不新鮮的產品。因為工業就是用量產來以量制價,所以對生產麵粉的工廠而言,如果白麵粉與全麥麵粉需求量相同,生產精製的白麵粉時,就可以多生產一些,因為架上日期長。而全麥麵粉則不能生產同樣多,因為架上日期較短。這些原因再加上市場供需因素,就造成需要較多處理程序與多加漂白劑和各種化學物質以增長架上日期的白麵粉價格反而比需要較少製造過程的全麥麵粉低。

總之,就是希望吃最簡樸、完整而非加工、精製的食物。精製食品造成的現代人另一項常見的「非病之病」就是糖尿病。常聽到人從驗出血糖過高為開始,然後吃藥,漸漸惡化為打胰島素、洗腎,所以大家都怕這個病。血糖高與吃精製的食物可說有一定的關聯性,血糖高大致可以歸納於以下幾個原因:

(1)
如果一個人飲食過於豐盛,當然會血糖高。以現代醫學理論而言,血中的糖會被肝轉為肝醣,儲存為備用燃料。如果吃得過多,當然血中會有身體已經不需要的、等待排除的糖。這可說是中醫所說的宿食未消,可用山楂消宿食、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不過,改善飲食習慣,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人們想要飲食豐盛的原因之一,可說是在精製的食物中,並未吃到身體需要的營養,所以不斷想吃。是一種惡性循環。

(2)
剛才說吃精製食品產生的虛糖多,則是另一種造成血糖高的情形。也就是雖然此人並未飲食過於豐盛,但是所吃食物中沒有足夠的其它原料將這些糖轉化或儲存,所以就立刻釋放在血液中了。現代營養學也知道多吃纖維有助於將食物中的糖抓住,不會立刻完全釋放於血液中,而是逐漸慢慢的釋放。所以營養師會建議糖尿病人注意自己總共吃了多少量(卡洛里),注意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不要超量,注意食品中纖維的量越高越好。還有一定要運動。就能改善。

(3)
還有就是你的肝脾互動功能已經不行了,中醫所謂的脾臟可說就是現代醫學中脾與胰的共同功能體。中醫認為脾造血、肝藏血。脾主管消化,也就是將食物轉化為身體可用的能量與養料。養料當然以血液為主。肝則儲藏血液與養料。這與現代醫學認為胰島素主管糖的消化,令肝儲存肝醣的功能是吻合的。這肝功能也不是看肝功能指數可以決定的,曾看過一個報導:一位著名醫院主治醫生過於仰賴肝功能指數檢驗,結果發現自己有肝癌時已經有10公分大了,但是肝功能指數一直都正常。這就是史丹勒博士所說的現代科學的儀器還太粗糙,無法做到真正的科學。肝脾功能不好的徵狀很多,與糖有關的徵狀是一個人如果愛吃甜的,就是肝脾功能已經不行的徵兆。因為這表示身體由肝醣轉化為血糖的功能差,就會想要有外來的能快速成為血糖的糖分,快速的給予身體能量。也表示脾胰將食物轉化為身體能儲存的肝醣的能力差,所以身體根本沒有可用的肝醣。有趣的是,《靈樞五味第五十六》上說滋養肝,宜糠米飯,脾病者,也是宜食糠米飯。可說是古人已經指出肝脾功能不佳者(血糖高者是其中一種),多吃糙米飯及米麩,會很有幫助的。而以性味而言,如果只求降血糖值,不管病人適合與否,用苦的藥草如黃蓮就可以降血糖。愛喝咖啡的人也許會說,苦的咖啡是否同樣可以降血糖?,咖啡,因為有咖啡因,會令人警醒,進入備戰狀態,血糖應該要升高,減低了苦味的效應,所以如果苦味的效應大於咖啡因,咖啡也可以降血糖。其實,現代中藥,可用膠囊裝高濃度的科學中藥粉,苦的中藥應該都不是問題了。

(4)
如果心情不好、憂慮過度也都會影響糖的消化。因為心情不好則肝氣郁滯,憂思則傷脾,。工業社會對腦力的要求高,步調快的壓力大,既傷脾又傷肝,所以人人都想多休假、早退休,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自然反應。而因為現代醫學認為是胰臟管理體內的糖的代謝,所以《你可以康復你生命》的作者路易絲.海(Louise Hay)女士在書中說以心理的角度來說,胰臟有問題的人,包括胰臟癌,都是生活裏無「甜美」性,沒有令你覺得「甜蜜」之事而造成的。也就是如果一個人有才華、有威有怒、批判性高、事事要求完美,可說是現代人認為的能成就大事業的人種之一,卻也會是一位無法令肝脾胰共同和諧工作的人,身體健康值得擔憂。所以心理的因素也不能忽視。

當然,工業社會的一切,要改變它並不容易。但是儘量吃有機的、完整食物應該是大家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大家都這樣吃,自然會減低化學農耕與精製食品業的需求,而漸漸將農業與食品業導入正途。在美國已經有調查指出,全麥麵包銷售量持續增加,在二○一○年銷售收入已經超越白麵包。所以可見我們的消費是可以改變市場供需現象的。同樣的,如果大家都要吃有機糙米,相信假以時日,化肥農藥白米就會漸漸絕跡的。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