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2年08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2年08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突破習性,改吃讓人活命讓地球活命的飲食雷久南
吃出健康
黃豆──是救星、抑是禍首?俞靜靜
從黃豆談基因改造食物黃文博
自然生活
帶我們的孩子種菜──校園農耕中學習永續自足的生活 (3-3)周妙妃
心靈湧泉
靈性詩篇──第三篇歸無所得法(二十八)潘定凱
心得分享
我的經驗願與您分享吳玉琳、謝慧娟、甘月珠……等
突破困難的人際關係米夏
雷久南博士信箱
雷久南博士信箱雷久南
未來醫學
未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二十五)高血壓的根本治療之道潘定凱
花非花 序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歸無所得法(之二十八)
 

歸無所得法(之二十八)

歸無所得法(之二十八)

有情有想生凡塵  情想均等生凡人

升天登仙人人愛  無人願下風火輪

嫌貧愛富是紅塵  嫌苦愛樂是凡人

苦樂雙無登聖諦  歸無所得正覺成

 

導   讀

本期所說,在破除想陰之前,與上期相同,是因為修行者受到自己有所貪求的欲望牽制,而有了所謂的魔擾。但是破除想陰之後,就不一樣了,因為「色、受、想」三陰,可說都是與外境有關的一切,所留下的影子,一但破除,剩下的就是內境,也就是內心的知見的問題了。因為行陰是主管生滅,所以行陰的限制,是在於修行者對生滅現象有一些自以為是的見解,而令其偏離了走向正覺的道路。


續上期
  

又善男子,如果在破除受陰虛明的境界中,沒有因為自己的邪慮而遭邪魔影響,就更能令自身的圓融定慧發出光明。若在正定中,心愛神通的種種變化,於是研究變化的根元,想貪取神通力。此時天魔等到了這方便的時刻,就精魂飛出,附於此人身上,令此人口說經法。這人不覺得是被魔附身,還自以為是得到了無上的涅槃境界。

魔來此求神通的善男子處,令其敷座說法。這人便能手執火光,將這個光分別放在各各聽眾的頭上,這些聽眾頭上的火光都長數尺,也不熱、也不會燒著任何其它東西。此人或能水上行走如履平地,或是能浮於空中安坐不動,或甚至進入瓶中、囊袋中,穿越門牆,都沒有障礙,只怕刀砍劍斫。說自己是佛,身著白衣,並非比丘,但仍受比丘的禮。也不持口戒而誹謗禪律辱罵徒眾,揭人隱私,不避譏嫌。此人口中又常說神通自在之事,也能令人見到佛土,但這都是鬼力惑人,並非真實。又讚歎行婬,不會毀謗污穢行為,還將各種猥褻之事當做傳法。

這其實是天地間的大力鬼、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或一切草木積劫以來的精魅,也有可能是龍魅,壽終的仙人,再活而成魅,或是仙壽已盡,但其形體未化去,於是被其他精怪附身。年老成魔之後,來惱亂此修行人。魔附身此人,等到心生厭足之時,就會離此人體。此時魔力既失,這位受魔所附的師父與其受害的弟子就都會受到王法制裁。你應當先提高警覺,不為所惑,方能超越生死不入輪迴,如果迷惑不知,那就難免墮入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如果在破除受陰虛明的境界中,沒有因為自己的邪慮而遭邪魔影響,就更能令自身的圓融定慧發出光明。在正定中,心若貪愛入滅,於是研究變化的體性,貪求入滅進入深空的妙境。此時天魔等到了這方便的時刻,就精魂飛出,附於此人身上,令此人口說經法。這人不覺得是被魔附身,還自以為是得到了無上的涅槃境界。

魔來到此求空的善男子處,令其敷座說法,在大眾之間令此人形體忽然空去,大家都見不到他,又還能從空中突然又變現出來,如此自在出現。或是示現其身洞徹如琉璃,或是手足下垂就能發出栴檀的香氣,或是大小便出來竟如厚石蜜般全無臭穢之相。又誹謗戒律,輕賤出家,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就永遠滅去,不再會投生,也沒有什麼修行凡聖之別。雖然已經得到空寂的境界,卻潛行貪欲,嘗到貪欲的眾人,亦覺得心中一切皆空,於是說貪欲沒有什麼因果報應。

這其實是日蝕月蝕之時的精氣,貫於金、玉、靈芝草,或是麟、鳳、龜、鶴的身上,經千萬年後,不死為靈,出生於國士之內,年老成魔之後,來惱亂此修行人。魔附身此人,等到心生厭足之時,就會離此人體。此時魔力既失,這位受魔所附的師父與其受害的弟子就都會受到王法制裁。你應當先提高警覺,不為所惑,方能超越生死不入輪迴,如果迷惑不知,那就難免墮入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如果在破除受陰虛明的境界中,沒有因為自己的邪慮而遭邪魔影響,就更能令自身的圓融定慧發出光明。在正定中,心若貪愛長壽,於是辛苦研究想陰幾微的動相,貪求永生的歲數,雖捨棄一般凡夫的分段生死,卻立刻去希求聖人的變易生死,一種細微動相的常住境界。此時天魔等到了這方便的時刻,就精魂飛出,附於此人身上,令此人口說經法。這人不覺得是被魔附身,還自以為是得到了無上的涅槃境界。

天魔來到這求長生的善男子處,令其敷座說法。喜歡說其他地方的情形,然後往返無礙,也許在萬里之外,也瞬息來回。而且還都會取了他方之物,以取信於人。或是在某處一宅院中,只有數步大小,但令人從東牆急行走到西牆,卻幾年也走不到,因此人們相信這就是佛身現前。此人口中又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出了諸佛,也生出了世界,我是最初的佛,是自然出世,不是修行而得。

這其實是住世自在天魔,役使他的眷屬如嫉妒女及四天王所管轄的噉精氣鬼等未發心修行護法的靈鬼等,他們會增長修行者受陰虛明的妄想,以便食用此修行者之精氣。並能令眾弟子們,不因為這個師父,也能看到天魔。天魔又自稱執有金剛堅固之術,給你們長壽之術,並現美女身,與弟子們盛行貪欲,年歲不到,就肝腦枯竭而死。或是令行者口中自言自語,聽起來像妖魅的聲音。如此眾弟子在不明究理之下,都遭王法制裁,但尚未行刑就乾枯而已。就這樣惱亂這些人直到色身銷殞。你應當先提高警覺,不為所惑,方能超越生死不入輪迴,如果迷惑不知,那就難免墮入無間地獄。

慶喜,你要知道,這十種魔,在末世時,也會在佛法中假裝出家修道,或是附於人體,或是自現其形,都會自稱已成正徧知覺的佛果。同時讚歎婬欲,破佛律儀,這些惡魔師父與魔弟子都是婬婬相傳。這類邪惡精靈會惑魅人心腑,少則九生,多可超過百世的加害真心想修行的人,讓他們都落為魔眷。造成修行人命終之後,必成為魔民,失去所修的正遍知覺,而墮入無間地獄。

你現在不須要先取寂滅涅槃,縱然證得無學的境界了,仍要發願留在人間進入末法時代,起大慈悲,救度發心入菩提正覺之道的行者,令深信的眾生不要著魔而得正知正見。我今日度你,你出生死已無問題,你要遵行佛的囑咐才能算是報答佛恩。

慶喜,這十種定中所現境界都是想陰的妄想與禪定止觀的用心交互相爭而有這些現象。眾生通常都是冥頑執迷,不忖度思量自己究竟才下了多少功夫,就在遇到這些境界的因緣之下,執迷其中,不認識自己的程度,而自稱已證聖果。在大妄語的罪業下,又自造落下無間獄的業報。所以你們應該將如來所說言教,在我入滅後的末法時代,為眾生宣示這些義理。令他們知道定中境界並非實證,不要執著,而令天魔得了方便,能加害修持者。如此便能保持覆護修持者,漸次證入,得成無上佛道。

第十卷

慶喜,這位善男子,修持正定,若是想陰銷盡,這個人平常的「醒時就心想,睡時就作夢」的情形就銷滅了,於是醒時無想、睡時無夢,恆常如一的覺性明照著虛靜的境界。就像晴朗無雲的天空,不再有以往五識攀緣前塵的這種粗重的情形。五根對塵,清楚明白,不起分別。於是看著世間大地山河,好像鏡子鑒照一般明白。物來,鏡不會黏物,物去,鏡中不留蹤跡。此人的心就像這樣,只是如虛空般的應付一切物事,了卻了過去的一切陳舊習氣,只剩下唯一精光明照的真心的境界。

此時,造成一切生滅的「行陰」的根本就披露出來了。此人於是能完全的見到十方十二類眾生生滅的根元。雖然行陰未破,未能通達這十二類生命投生的真正根由。但已見到「有情、無情」共同生出的根基,這根基—「行陰」,就像那被稱為「野馬」的田間游氣,陽光照則閃閃爍爍,比想陰清澈,但比澄湛的識陰又略為擾動。這個「行陰」也就是讓我們的浮塵根—「眼耳鼻舌身」,與浮塵—「色聲香味觸」等五塵能如門戶般互相作用開閤生滅的究竟樞穴,此陰未破,仍受生死所限,所以稱為「行陰」的屋宇區隔。

如果這種清擾,閃爍的生滅根元之性,都歸入元澄湛寂的識性,一旦澄清,這生滅根元的習氣,就像海上波瀾滅去,只見澄淨的水,此時就稱為行陰銷盡。心識不斷生滅的行陰,既然已銷盡,就能超越流轉於十二類眾生之間,稱為「眾生濁」的混濁狀態。若觀察行陰造成的根本原因,乃是一種幽深隱微的妄想有生有滅的習氣。

慶喜你要知道,這種已修證得正知見,止觀定慧均等的善男子,因為他們凝明正心,所以十類天魔無法藉機惱亂,所以他們就能精研用功而窮究了十二類眾生的根本。在這些根本類中,觀到生滅根元披露,但是在觀這「行陰」的幽隱清擾,圓徧一切類,為動相之根元的特性之中,將這種圓元之相,自行揣測計度,就會墮入兩種「無因論」,偏離佛道而成外道。

其一是這人見到八萬劫以來的開始沒有因由。為什麼呢?這人既然已觀破一切生機,藉著眼根的八百功德,能見到八萬劫內所有眾生在業流內輪迴,在此處死了又生於彼處,但只見到眾生在這八萬劫內輪迴,完全見不到八萬劫以外的情形。於是就自己解釋如下:此等世界十方眾生八萬劫來都是無因自有的,由此種計度思量而亡失了正徧知覺的道路,墮落入外道之中,惑亂了自己菩提正覺的本性。

其二則是這人會見到八萬劫之後的結束,也是沒有因由,為什麼呢?這人既然在生機之上見到其根由,就認為自己知道、悟到了以下的情形「人生人,鳥生鳥,烏鴉本來就黑,鵠鳥本來就白。人、天人,本來就是直立的,而畜生本來就是橫生的。色白的非洗成,色黑也不是染造的。從八萬劫以來從未改變過。所以我今生的形類死亡後,將來也會生為同樣的形類。我從八萬劫之處看過來,沒見到眾生有菩提性生起,那麼八萬劫之後又那裏會有什麼修成菩提正覺之事呢?於是我知道今日的一切物象都本來是無因而成。」這個人於是就因為這樣的計度思量而亡失了正徧知的正覺之道,而墮落入外道之中,迷惑了自己的菩提本性。

這種情形,就稱為第一種外道,其理論是:「認為一切皆無因。」

慶喜,這種已修證得正知見,止觀定慧均等的善男子,因為他們凝明正心,十類天魔無法藉機惱亂,他們因此能窮究了十二類眾生的根本。但在觀這種行陰幽隱清擾、圓徧一切、為動相之根元的特性之中,認為其圓徧一切、恆常擾動,而自行計度思量出一套理論的人,就會墮入四種認為一切圓徧常住的外道理論之中。

其一是這人窮究心與境的本性,但是心境二處都找不到原因,於是依自己目前修習的程度所知,就是在二萬劫中十方眾生的所有生滅都是如此,人生人,鳥生鳥的循環,不曾散失,就認為「投生的類別」是恆常不變的。

其二是這人窮究地水火風四大的本元,也就是堅、濕、煖、動這四種特性,恆常不變,於是依自己目前修行的程度而論斷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的生滅,都像四大的本體,同體相生不曾散失。認為「投生的體性」是恆常不變的。

其三是,這人窮究六根中的六識和第七末那識與執受身根的第八阿賴耶識,認為在心、意、識中的根本元由之處,其本性是恆常不動。依自己目前修行的程度所見,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生滅,不曾散失,於是論斷「心、意、識」也是本來就是常住,恆常不變的。

其四是這人既想陰已盡,這想陰以下的生理已經不再流轉,認為想心的生滅既然已經永滅,目前所見行陰的動相,自然就應該是不生滅的了。因心裡如此計度思量,就認為「行陰」是恆常不變的。因為在此處認為行陰是恆常,便亡失了正徧知的正覺之道,而墮落入外道理論中,迷失了菩提本性。

這種情形就稱為第二種外道,其理論是:認為以上四種情形乃是周圓徧布一切、恆常不變的。

還有,這種已修證得正知見,止觀定慧均等的善男子,因為他們凝明正心,十類天魔無法藉機惱亂,他們因此能窮究了十二類生的根本。但在觀這種行陰幽隱清擾、圓徧一切、為動相之根元的特性之中,若是仍在「自」「他」二種相對境界中做計度思量的人,就易墮入四種顛倒的見解,是執著於將自、他分為「無常」與「常」的理論。

其一是這個人觀目前自己所見的妙明真心,即尚未滅盡的行識二陰的合體,徧滿十方界,湛然不動,於是認為這就是最究竟的神我。從此而自計度為:我徧十方,凝明不動,而一切眾生則在我心中,自生自死。所以我的心性,因為不動,就是恆常,而那些生滅的眾生,就是真正的無常之性的顯露。

其二是這人他不內觀自心,反而向外徧觀十方如恆河沙般多的國土,見到國土已走到成、住、壞、空這四劫中的壞劫,即將毀滅的這類國土就稱之為「究竟無常」,若是尚未走到壞劫的,就稱為「究竟常」。

其三是這人自觀見此時的行陰心性,精細的動相與微密的幽隱之相,就好像微塵能在剎那間流轉十方,其本性毫無遷改,卻能令此身即生即滅,所以這種不改、不壞的本性,就稱為我性中恆常之處,而即生即死,從我流出的一切,則稱為我性中的無常。

其四是這人既然知道想陰已盡,卻見到行陰的流動,認為行陰常流,所以認為這就是恆常的本性,而「色、受、想」這三陰,因為已經滅盡,所以是無常的。因為這樣的計度思量,有一分「常」,還有一分「無常」的緣故,就墮落到外道的理論中去了,迷惑了菩提本性。

這種情形就稱為第三外道,其理論是:「認為有一分常,一分無常」。

還有,這種已修證得正知見,止觀定慧均等的善男子,因為他們凝明正心,十類天魔無法藉機惱亂,他們因此能窮究了十二類生的根本。但在觀這種行陰幽隱清擾、圓徧一切、為動相之根元的特性之中,如果在行陰本身中又再計度思量分別其地位特性的人,就會墮入四種有邊、無邊的外道理論之中。

其一就是這人心中計度,生滅根元的行陰,在「現在、過去、未來」三世上,有流動發生作用不停息的特性。但是過去與未來,因為不可見,所以稱之為有邊。但是現在的相續心,無窮無盡,所以稱為無邊。

其二是這人觀八萬劫以來,見有眾生,觀八萬劫之前,一片空寂,無所見所聞。所以就認為,無見聞之處,稱為無邊。而有見聞眾生之處,就稱為有邊。

其三是這人計度,我是能徧知八萬劫,所以是「無邊」的,而其它一切人,出現在我所知之中,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我所知的,所以他們是沒有得到無邊的心,所以就是屬於「有邊」的特性。

其四是這是想要窮盡行陰,進入空滅,但是定中見行陰滅,出定見行陰生擾不息,以他所見,心裡計度思量,就認為一切眾生也是一身之中,一半生,一半滅,也認為他所在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因為這樣計度「有邊」「無邊」,就墮落入外道理論之中,迷惑了菩提本性。

這就稱為第四種外道,是建立了「有邊、無邊」的理論。

還有,這種已修證得正知見,止觀定慧均等的善男子,因為他們凝明正心,十類天魔無法藉機惱亂,他們因此能窮究了十二類生的根本。但在觀這種行陰幽隱清擾、圓徧一切、為動相之根元的特性之中,如果是在知見之中,計度思量,就會墮入四種顛到,認為不死就是究竟,對行陰現象一一計較,但是卻是錯誤虛假混亂的言論。

其一、是這人觀行陰為變化的根元,見到其遷流之處,就稱為「變動」,見到相續之處就稱為「恆常」,八萬劫內,能見之處,稱為「生」,八萬劫外,見不到的,就稱為「滅」。行陰前後相續,不會斷落,於是能不斷生滅之處,就稱為「增」,而在相續中,即將即將離開「生」或「滅」之處,就稱為「減」。眾生處於「生、住」二相之時,就稱為「有」,在眾生處於「異、滅」二相時,就稱為「無」。以理論而言,好像都觀到了,但是用心錯誤,以致有各種差別之見。而有求法的人來問修證的義理,他就會說我現在是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在一切時中,回答皆是如此,錯誤虛假混亂言論。令問法的人,遺失在文字章句之中,完全不知道他講些什麼。

其二是這人仔細觀自己內心,見行陰生住二相滅去成「無」,故認為「無」就是所證,所以有人來問就答一個「無」字。除了「無」之外,什麼也不說。

其三是這人仔細觀自己內心,見行陰的不斷生滅,乃是「有」,因此認為「有」就是所證,所以有人來問,就答一個「是」字,除了「是」之外,什麼也不說。

其四是這人見到行陰有生有滅,生是有,滅是無。對所觀之境有分別相,心也隨之紛亂,所以有人來問,他就可能回答「有就是無,無則不一定會有」。一切答案都是如此。錯誤虛假混亂而且不容別人繼續詰問。

因為這樣於虛無中所起的錯假亂的計度思量,就墮落入外道的理論,迷失了菩提本性。

這就稱為第五種外道,是持著四種顛倒的見解,認為不死就是究竟,對行陰現象一一計較,但是卻是錯誤而虛假混亂的言論。

還有,這種已修證得正知見,止觀定慧均等的善男子,因為他們凝明正心,十類天魔無法藉機惱亂,他們因此能窮究了十二類生的根本。但在觀這種行陰幽隱清擾、圓徧一切、為動相之根元的特性之中,在行陰相續無盡的流動中,妄生計度思量的人,就會因為這顛倒的妄心,墮入「死後有相」的外道理論。

也許是想固守身形,執著色身就是我。

或是見自己圓徧十方國土,所以認為我含有十方色塵。

或是六根所緣的塵境,會隨我迴旋往復,所以色塵是屬於我的。

或是認為色塵為我所依,在行陰中相續生滅,所以我在色塵中。

總之,以上這四種情形都是計度思量「死後有相」,也就是認為「色、受、想、行」四陰中,皆有以上這四種不滅之相,所以這樣的循環共有十六相,於是再從此中計度思量,即然是循環無盡,所以煩惱也循環無盡,菩提也循環無盡,煩惱與菩提皆是畢竟有,兩者並驅,不相陵滅。就這樣計度一切。認為一切滅死後,仍會有,所以永遠無法斷煩惱。於是墮落入外道理論之中,迷惑了菩提本性。

這就稱為第六種外道:是以顛倒心,建立了一種認為在五陰中,死後仍有相的理論。

還有,這種已修證得正知見,止觀定慧均等的善男子,因為他們凝明正心,十類天魔無法藉機惱亂,他們因此能窮究了十二類生的根本。但在觀這種行陰幽隱清擾、圓徧一切、為動相之根元的特性之中,如果在以往「色受想」三陰已經被自己破除滅盡中,做計度思量者,就會因為這顛倒的妄心墮入「死後無相」的外道理論。

因為見到色陰已滅,身形已無所依託,又觀想陰已滅,心也無所繫縳了,知道受陰已滅,也無法再連綴感受。「色受想」三種陰性都消散後,縱然有行陰的生理推動,沒有受想,不是與草木無知相同了嗎?這個有物質能感受的身體就在眼前,都不可得,那為何說死後還有各種相呢?所以心中審核校對出一項結論,死後就是無一切相。「色受想行」四陰,「生前、死後」皆無的循環,如此共有八種無相。從此種想法中,就計度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只是空有名字而已,究竟要歸無。因為這樣計度死後皆無,就墮落入外道的理論,迷失了菩提本性。

這就稱為第七種外道。是以顛倒心,建立了一種認為在五陰中,死後都無相的理論。
下期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