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最近參加加拿大探詢學會的會議,會議的主題演講者是 Harold Foster 法世德博士,他是 Victoria 大學的地理教授。他的演講是我們多年來聽到的最震憾的一場,他是醫學地理專家,觀察疾病的地理分佈情況,然後追尋原因。 愛滋病(AIDS)是營養不良嗎? 法世德的研究觀察到愛滋病在非洲南半部流行,但Senegal國除外,為什麼Senegal發病率特低(1 到 2 %),而四周的國家發病率都很高,在人口中 25 %以上。多年研究讓法世德博士發現硒和三種胺基酸的欠缺會引發愛滋病的徵兆,而不一定是有 HIV 病毒感染。在非洲的南半部只有 Senegal 的土壤和水有豐富的硒,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胺基酸。 這些營養元素並不是「治癒」愛滋病,但是愛滋病的徵兆在給予高劑量的硒和三種胺基酸 cysteine、glutamine和tryptophan 後完全消除,這些原臥床不起的病人短至二到三星期已可起床,一個月後可以回去工作。 法世德博士目前在 Uganda 和 Zambia 以很多愛滋病人為對象的研究正在進行中。他針對其中在 Uganda 的研究結果說:「Uganda 的三百個病人反應很好,很多在快速的康復中。」 HIV感染和愛滋病 身體需要硒和胺基酸 cysteine、glutamine 和 tryptophan 來製造 glutathione peroxidase 這酵素對人體免疫功能是關鍵性的,身體其他重要功能也需要它。HIV 病毒需硒和三種胺基酸來製造病毒蛋白質,HIV 病毒進入體內後會奪取體內的重要營養成份,讓身體營養不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因而不能抵抗其他的疾病,這是在愛滋病人中常見到的現象。 癌症和其他疾病 愛滋病病毒 HIV I 和 II 不是唯一奪取人體營養元素的(硒和胺基酸),肝炎 A、B 和 C,Coxsackie B(認為是引起四分之一心臟病)和其他病毒(也需要 glutathione peroxidase)也會奪取維持人體免疫功能的養份,缺硒與許多癌症,甲狀腺失調,老年人癡呆症和憂鬱症病人有關,專家們估計約三分之一入院的憂鬱症病人是缺硒。 在七十和八十年代當一般人還沒有聽說 HIV/AIDS 時,科研者已在研究硒的欠缺和癌症的關係,法世德博士指出非洲的 Senegal 國土壤和水有高量的硒,不僅是愛滋病發病率低,也是全球癌症發病率最低的地區。 一篇關於癌症的報導,P.D.Whanger 給病人每天補充 200 微克的硒有四年半的時間,並追縱研究 6.4 年。補充硒不但降低癌症死亡率,而且降低死亡率的總數。以下是癌症死亡率下降特別明顯的,攝護腺癌 64 %,大腸癌 58 %,肺癌 46%(P.D. Whanger, “Selenium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ancer: An update, British Jounal of Nutrition, 2004,91,11-28.) 「疾病帶」的發現 中國的東北到西南有一大塊地區被稱為「疾病帶」,中國政府在土壤食用鹽和飼料中加硒,結果發現 B 型肝炎和剋山病(Coxsackie B 病毒引起的心臟病)明顯的下降,有二萬一千人吃補充硒的食鹽,肝炎感染下降 50 %。 硒的生物利用價值 我們從食物或補充品中得到所需的硒(穀類的麩和胚芽尤其是小麥是硒最佳來源,譯者補充)植物生長在硒貧乏的土地和動物吃缺硒的飼料造成食物中硒的減少。大氣層中的污染如汞和硫磺隨著雨降落在土地和水面上,讓接觸過汞和硫礦的硒形成無法溶解的硒,使植物和動物不能吸收利用。 近年來酸雨改變土壤的 pH(酸鹼度),降低硒的生物利用價值,土壤的酸性化使得全球食物中硒的含量降低,這可造成癌症和 HIV/AIDS 病的高發率。 硒的有毒劑量 很多人認為硒是很毒的,過高量的硒有毒,每天 200 微克的量(P.D.Whanger 研究中所採用的量)對健康人是有益的,在人身上開始出現中毒的劑量是每天 900 微克,口中有「大蒜」的氣味,指甲變黃,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如法世德博士所做的可提供病患如 HIV 最有益的劑量(超過每天 200 微克),初期治病劑量可高達到健康人所用的十倍。 我們試圖在這篇文章中將一個複雜的課題讓大家能看得懂,我們僅觸及到硒和三種胺基酸與健康的關係,同時也探討硒在全球食物中消滅的環境因素,這些僅是「冰山的頂尖」而已。 進一步資料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這些,網站上有許多來源,法世德博士的網站是www.hdfoster.com,他的三本書可購買或直接從網上印下來。 What Really Causes AIDS, What Really Causes Alzheimer’s, What Really Causes Schizophrenia,.和What Really Causes Multiple Sclerosis (2006,4月預期出版) 此文轉載於 Journal of The Ozark Research Institute, Vol.11, No. 1 (www.ozarkresearch.org) |
本期目錄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