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23年02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23年02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尋找生存的空間一從個人信息層的保護到吃什麼雷久南
《殊勝修法》
咒輪的殊勝修法  雷久南
《養生智庫》
來自天上、地心額外的保護 雷久南
《自然生活》
推廣堆肥(7) 一自利利人(上) 周妙妃
《華德福教育》
《教師實作指南》第三講(2/2) 史丹勒博士講、潘定凱譯
《蔬食天地》
阿開的百香果南瓜塔阿開
《書籍介紹》
靈魂的歷程與歸宿(十二) 俞靜靜 
《也許你想知道》
《淨土法門》說什麼?(四十二) 潘定凱
《未來醫學》
未來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六十七)一人類與宇宙的關係(17) 史丹勒博士講、潘定凱譯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堆肥小冊(七)—推廣堆肥 自利利人(上)
堆肥小冊(七)—推廣堆肥 自利利人(上)

地球資源有限,循環是永續的核心。我們作為地球生物的一份子,取之地球,還之地球,確保資源循環利用,才能永續生存於地球上。

將生活上所謂的「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是循環永續的一環,堆肥則是有機質循環的一環。在這一系列有關堆肥的資訊中,相信大家都知道了:無機質養分餵養植物↓ 植物餵養我們所有的動物和微生物↓ 動物、微生物和植物成為無機質養分又餵養植物,這就是有機質循環。動物、微生物和植物成為無機質養分是自然界有機質的腐化分解,而以人為方式處理就叫做堆肥。人為堆肥以加速有機質腐化分解是必要的,因為人為生產的有機質「廢棄物」數量太過龐大,超過自然界的分解速度。

所以堆肥是有機質循環的一環,缺了這一環,意味著前端動物、微生物和植物「廢棄物」一直產生,我們一直焚燒要它消失,除了耗費大量地球資源及製造汙染,在此同時,在循環的後端,沒有動物、微生物和植物成為無機質養分,為了餵養植物,我們又耗費大量地球資源去製造無機質養分。這不是循環,無法永續下去。

地球人口已突破80億,地球資源有限,永續不是口號,是人類生存所需。就如隨手關燈關水,人人處理家庭的廢棄物也是永續生活滴水成河的力量。人人養成堆肥的觀念,堆肥的教育與推廣在世界各地已進行久遠,我們也該接下這個火炬了。

一、社區堆肥的教育與推廣

在世界各地,澳洲、美國等,都有推廣社區堆肥的計畫,稱為堆肥大師計畫(Master Composter)。這個計畫是一個幾天的課程,民眾可以在許多社區農園學到堆肥的知識與技術及應用,上完課後,再到社區裡當幾天的堆肥義工,協助社區堆肥,就可以拿到堆肥大師的證書。

澳洲布里斯本的堆肥大師訓練課程:食物的循環

Become a master composter | Brisbane City Council

美國西雅圖的堆肥大師們。

https://www.seattle.gov/utilities/protecting-our-environment/sustainability-tips/landscaping/for-residents/compost-and-soil/backyard-composting/

master-composter-program

美國康乃爾州的堆肥大師計畫。

http://ccetompkins.org/gardening/composting/

master-composters/become-a-master-composter

社區農園的堆肥中心收集社區的廚餘做成堆肥。

(澳洲布里斯本的Jan Street community garden)

Community composting hubs | Brisbane City Council

澳洲塔斯馬尼亞州首府荷芭的堆肥海報。

(https://goodlifepermaculture.com.au/

home-composting-project/)

除此之外,市政府還有補助金額,鼓勵民眾購買堆肥所需的蚯蚓堆肥箱或各式堆肥桶。

對無法在家裡堆肥,卻有心愛護環境的民眾,市政府還與社區農園及熱心的單位合作,讓這些民眾將家庭的廚餘等有機廢棄物送到這些堆肥中心(compost hub)。這些堆肥中心都有密閉的堆肥桶,旁邊備有高碳材料(落葉、乾草等),民眾只要倒入廚餘,再抓一大把高碳材料鋪蓋,然後蓋上蓋子即可。義工們會進一步做成美麗的堆肥,再用於農園種植有機蔬果。主要都市如美國的舊金山、西雅圖、奧勒岡、波特蘭等,澳洲的布里斯本、雪梨、墨爾本等,還有英國、紐西蘭、義大利等等國家,都在市區各處設有這種堆肥中心。

二、學校的堆肥教育與推廣

堆肥的知識與技術,也可以在各級學校推廣,或與課程結合,或作為社團活動。各國各學校出版的推廣小冊極多,以下兩個網站是較為生動有趣的,提供大家參考:

ILSR Guide for Composting Onsite at Schools - Oct 2018 (nrcne.org)

https://ecommons.cornell.edu/bitstream/handle/1813/52083/SchoolCompostingLetsGetGrowing.pdf?sequence=2&isAllowed=y

學習做堆肥從小開始,從小就養成人人愛護環境、愛護鄰里的觀念,才能養成一個注重生態環境的國家文化。做堆肥是小朋友學習許多知識的好材料,小朋友可以學習惜物愛物,學習垃圾分類,把生物性的廢棄物做成堆肥,再用來種植植物,小朋友可以學到生物學、生態學、微生物學等等生命科學。動手做之中,小朋友可以學習善用二手材料建造實用的堆肥容器。在照顧堆肥的過程中,小朋友可以養成負責、耐心、恆心、觀察、解決問題等等好習慣。以下就是學校或家長父母可以給小朋友安排的活動:

活動一、認識垃圾,了解減緩地球暖化人人有責

帶小朋友了解家庭垃圾有哪些,那些是可以生物分解的垃圾。

帶領小朋友的討論和活動可以配合卡通等影帶,例如粉紅豬的堆肥影帶(https://youtu.be/8PElbErayZg)非常受到小朋友的歡迎,討論的內容可以很活潑:

我們的垃圾去哪裡了?

接著它們被如何處理?

老師可以放影帶,或現場參觀,或請環保局來演講,給孩子們環保與地球暖化的概念。讓他們了解垃圾會被送去垃圾掩埋場,但是有些垃圾是不會分解的,叫做不可以生物分解的垃圾,如果不處理它們,它們會一直堆積,越來越多,所以必須回收再利用。有些垃圾是可以腐化分解的,它們最後會消失,這些叫做可以生物分解的垃圾,可以生物分解的垃圾雖然在垃圾掩埋場會腐化,但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會釋放出甲烷,是很強的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也會破壞環境毒害土壤、水源及野生動物,所以我們必須分擔處理它們。

活動二、學習垃圾分類,學習減少垃圾

只要我們能減少垃圾,就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玻璃、金屬、塑膠類製品是不可以生物分解的垃圾,但可以重複使用或再製成二手用品,所以要分類在可回收垃圾,再由資源回收廠收集送至再製工廠,它們是可以善加利用的。

請小朋友和父母一起購物,然後收集家庭的垃圾,包括瓶、罐、包裝紙、廚餘、果皮、葉渣等等。然後跟小朋友一起分類,一起討論哪些可以再重複使用,哪些可以回收再製,哪些可以生物分解。相信他們會了解生活裡產生了多少垃圾,未來就會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物品,會自備午餐,自備水瓶,不再購買塑膠包裝的餐點和飲料了。

活動三、學習分別可以堆肥的垃圾,分別高碳材料與高氮材料

小朋友了解減少垃圾的重要,學會分類回收,認識廚餘和庭院廢棄物可以堆肥分解變成肥沃的土壤後,就會很興奮想知道怎麼做。首先要認識有些是可以生物分解但不適合堆肥的:肉奶類、骨頭、有油墨的紙、貓狗糞便等。其它就是可以堆肥的了。可以堆肥的,小朋友還可以學會分別高碳材料與高氮材料:

老師可以烹煮一兩道菜,並準備幾樣水果,然後與小朋友食用,就可以認識到蛋殼、菜葉、香蕉皮、蘋果核…都是可以堆肥的高氮材料。再帶小朋友到校園裡摘些花木樹葉、撿些落葉,認識綠色、軟嫩、含水量高的是高氮材料,棕色、粗糙、乾硬、枯黃的是高碳材料。等量的高碳材料與高氮材料就是堆肥的最佳比率,把它們剪小塊後混和,再混和一點土和水,就可以順利的進行堆肥。老師可以讓小朋友畫圖分別高碳材料與高氮材料。

圖表上半為可以堆肥的材料。圖表下半為不適合堆肥(肉奶類、有油墨的紙等)的垃圾。

https://www.stuff4tots.com/wp-content/uploads/CompostItems_Info_Pin_Trial2-980x1470.png

畫圖分辨:左為高氮材料,右為高碳材料。

https://www.pinterest.co.uk/pin/634796509968357380/

活動四、製作一個小型堆肥瓶

堆肥是自然界的過程,是健康有益的,成人的態度就是身教,父母與老師要以接納開放的態度一起學習,千萬不要排斥與厭惡。除了要讓孩童知道堆肥是有益環境讓我們永續生存的活動,也要教導孩童操作的衛生觀念:

環境裡本來就布滿了微生物,我們從小到大會因為接觸各種微生物而建立起身體的免疫系統,讓我們可以抵禦絕大部分的感染。真正有害人體的微生物極少,較常見的感染病我們已經接受疫苗注射,身體健康者自有免疫能力。但是有傷口者,其外防護有缺口,還有生病者其內免疫力降低,所以最好暫時避開。孩童免疫力較成人弱,要接觸者可以戴手套和口罩,做完要洗手。

以下是一些可以教育引導的內容:

1. 先建立堆肥的知識與觀念:

堆肥是把容易腐化的廚餘、菜葉、果皮、咖啡渣、草屑、紙類等集中,然後請微生物為我們分解成腐植質。土壤裡就有各種微生物(細菌、黴菌、蚯蚓、昆蟲等)是以那些廢棄物為食,它們生活其中進行分解的工作,幾個月後分解完成時,垃圾變成堆肥,看來暗黑、鬆軟,看起來、聞起來都像泥土。它是自然界死亡、腐化、再生的循環過程。看卡通學習是最生動有趣的。

2. 動手體驗活動:

(1) 讀萬卷書不如一個親身的體驗。準備大的透明塑膠瓶或廣口玻璃瓶、一塊布覆蓋用、廚房植物性廚餘(菜葉、果皮、茶葉、咖啡渣等)、土壤、噴水壺。

(2) 塑膠瓶去掉包裝紙,沖洗乾淨,剪掉上方較窄的部分。

(3) 廚房廢棄物剪碎。

(4) 瓶子底下先放一層土約3公分,噴水剛好濕潤但勿積水,然後放一層剪碎廚房廢棄物約3公分。接著撒一點土,噴濕,再放一層廚房廢棄物,撒一點土,噴濕,一層廚房廢棄物…,一直堆放,最後撒一點土,噴濕。

(5) 放在溫暖的地方觀察。乾了就噴點水,保持濕潤。

(6) 每天去觀察,照相紀錄,直到裡面的堆肥材料變成土壤。

(7) 耐心觀察至8個禮拜。

(8) 較進階的,可以做幾種比較的實驗。第一種觀察土的功能,可以做兩瓶,一個有夾層放土,一個沒有放土只有放廚房廢棄物。第二種觀察水的功能,可以做兩瓶,一個有噴水保持潮濕,一個沒有噴水保持潮濕。第三種觀察不同材料的腐化情況,一個是高碳的材料,一個是高氮的材料,一個是兩者混和。也可加上小朋友自己好奇想做堆肥材料的實驗。(下期續)

用塑膠瓶製作一個小型堆肥瓶。

http://www.carryoncomposting.com/142941474

用廣口玻璃瓶自製堆肥瓶觀察廚餘腐化的過程。也可放入蚯蚓,成為蚯蚓堆肥瓶(瓶蓋不旋緊,要有空氣)。

www.pinterest.co.uk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