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0年05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0年05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開啟慈心迎接2012年雷久南
養生智庫
現代寓言:疾病七面觀飛利浦‧殷可醫師 洪美卿譯
自然農耕
蚯蚓,蚯蚓,你在那裡?周妙妃
自然生活, 自然建築
愛護環境 始自善用土地(上)俞靜靜
生機建築百寶箱——電場篇俞靜靜
心靈湧泉
靈性詩篇——第三篇歸無所得法(十九) 潘定凱
「傻子」——宇宙的鍾愛朱嵐
雷久南博士信箱
雷久南博士信箱雷久南
新書介紹
共同創造宇宙——迎接新地球指南雷久南
共同創造宇宙——迎接新地球指南出版緣起邱麗惠
心得分享 研習摘要
神來之筆——製作迎接新地球DVD的奇蹟
邱麗惠
現代文明病的救星——新世紀飲食深心
未來醫學
未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十六)潘定凱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愛護環境 始自善用土地(上)

愛護環境 始自善用土地(上)
 
 人類如果真心愛護地球,應當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實踐其根本的精神:珍惜資源,避免浪費。舉一些生活小事來說,如電器不用時便關掉;買東西自備袋子,不再製造塑膠袋垃圾,也不增加回收量;能爬樓梯時就不坐電梯等等。不會很麻煩,只差在一念之別。乃至於在個人的工作領域內,也能處處顧及生態環境,選擇污染比較少的作法。生機建築的精神,在於維護大自然原有的和諧,因此在建築和居住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裡,都考慮到不要給環境增加負擔。師法自然、合乎自然。本著這個原則,人類就能夠與所有動植物在這個地球上和睦共存,健康生活。而合乎自然的建築,就從善用、善待土地開始。
 
◆基地選擇
 
建築物與其座落的基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1. 建築物扎根在這塊地上(基礎);2. 建築將成為這片地上的一個元素,與四周環境成為一體,並互相影響。所以,基地是否適合,就成為建築計畫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比方說,一個大型百貨公司若建在住宅區的街旁,那是無論如何也難發展的,因為人潮與交通,是設置大商場需要考慮的重要條件。故而在覓地之時,我們先要知道這塊地將為誰而建,也就是說,建築屬於那種功能型態;其次要了解土地本身的各項條件,才知道適不適合作這個用途,以及如何利用它,作出最好的安排。於是在選擇基地方面,就有兩個步驟要做:一、資料收集;二、基地分析。
 
一、基地資料收集
 
由於生機建築顧及的層面比較多,所以除了一般共通的資料之外,還會考慮一些別的條件。要收集的資料大致可歸納為兩個範疇:自然條件以及人為條件。為簡明起見,以綱目列舉如下:
 
 從以上的內容,不難看出「自然條件」雖區分為天、地、生物三大類,但是其實都相互關連,難以獨立存在。不僅如此,自然條件與人為環境之間,也是不斷在交互作用。例如,都市密集的人口活動,會大大影響一地的空氣品質與溫度;土地的不當開發,佔據了原有動植物的棲息地,迫使牠們遷移、或造成傷亡,甚或滅絕。
 
上列自然與人為的所有條件合在一起,便形成一地的「景觀」,也就是人類用五官去感受、所形成的對一地的主觀意象。而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用時也合成了一地客觀的「風水」。
 
◆基地分析評估
 
資料儘可能收集齊全、並加以分析整理之後,便加入已作好的建築計畫,針對計畫中的用途與需求,分析其可行性;也就是說,列舉這塊地的利弊,加以比較、對照、評估、加權,看看這塊地適不適合作這個用途。除了基本的用途考量之外(比如說,此地適合建住宅否?適合建學校否?……等等),我們還要考慮維護自然與人類福祉的因素。在這些方面,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項:
 
1. 需測量有害地輻線(Geopathic Lines)在基地上的分布情況。地下斷層線、地下水脈、礦脈,乃至於網狀的克里氏線、哈門氏線等等,這些地方的地球磁場異常,能量扭曲,因而對人體健康不利。(詳情可參閱雜誌二○○五年八月號「古老的祕密,現代的新知」一文)在作規劃配置之時,應避免將長時工作與休息的地點放在地輻線上,尤其是交叉點。
 
2. 避開放射線污染
 
有害放射線來源大致有兩種,一種來自天然材料,像是花崗岩(Granite)、板岩(Slate)、玄武岩(Basalt)、浮石(Pumice)等近年來很流行的建材,測出帶放射線的比例相當高,尤其是花崗岩。這是由於礦場本身就有放射線污染之故,所以任何天然石材、磚、瓷磚,乃至砂鍋、陶鍋,都應該要先檢測其放射線含量,方可使用。(此部分有關內容,會在以後談放射線及建材時進一步說明)
 
另一種來源是人工棄置場,如美國有一些早期的軍事或工業用廢料掩埋場,原本設在人煙稀少之區,年久漸不可考,待都市擴張後,有些建商就便宜買下附近的土地,開發為社區,民眾就遭受了無妄之災。這些土地歷史資料必須自己去找,真相要自己發掘。從政府乃至商人,不會有人主動告知你。
 
3. 與機場、高速公路、鐵路、電車軌、高壓電纜、工業區 保持距離
 
為什麼呢?隨著科技進步,這些區域有各種污染:空氣、噪音、電磁場、微波,以及各種測不到的震動頻率,干擾人的身心安寧。
 
生機建築學建議的最少距離是:
 
我們看了這些數字後,可能會想:怎麼可能!這麼遠?然而歐洲許多城市都以此為目標在改善。如前所述,這些區域的電磁及微波強度,以及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傷害,都已刻意的隱瞞掩飾,社會只有繼續不斷付出國民健康和醫療成本作為代價,已經發生的無可奈何,但是如果還有選擇機會,我們既然知道,就可以儘量避免。
 
◆在土地開發及建築配置方面,需要注意及遵守的原則是:
 
1. 不破壞和干擾原地形、地貌、地理。
 
2. 不改變和影響地球原有磁場。
 
3. 不破壞生態的平衡。
 
4. 利用天然條件及特性,發揮優點,改善缺點。
 
5. 與自然搭配協調,而不突兀;合於自然的韻律和節奏。
 
6. 人性化的尺度與安排,具特色、變化。
 
7. 儘量使用當地資源作建材。
 
8. 不給環境增加負擔,不製造污染。
 
9. 在開發、興建、日後使用三方面,使用耗損能源最少的方式。
 
10. 在能源、供水、廢水及垃圾處理方面,儘量自給自足、回歸自然。
 
11. 增進及維護使用者健康,不增加家庭及社會開支。
 
12. 增進鄰里親睦關係。
 
13. 低密度分散配置,避免高密度集中開發。
 
一地的生態原本是平衡的,在加入了人的活動後,應當是創造出新的平衡,而非失衡。
 
(待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