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美國現代農業的七大謬論

靈性詩篇
第三篇
歸無所得法(之十一)

有情有想生凡塵

情想均等生凡人

升天登仙人人愛

無人願下風火輪

嫌貧愛富是紅塵

嫌苦愛樂是凡人

苦樂雙無登聖諦

歸無所得正覺人


 

本期這一段,是藉著滿慈子問眾生最初的妄想是由何原因生出的,而說明妄想是本來就沒有這回事,所以不要執著而隨之流轉,從而點出楞嚴經中的名句之一「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狂性休歇了,就是佛的境界了。其次由慶喜又再度的問因緣與自然的問題,以前已經問過了類似的問題,這次的回答大意與以前相同,就是要明白一切相對的名相,都只是遊戲文字,無益於修行,對一切的知見都不能執著。但此一問也是為了要引出下一個問題-「如何正確的發心與修行」這是楞嚴經中很重要的『二決定義』,就是決定修行是否能究竟的決定性因素,將在下一期中詳細說明。

覺後不再迷

於是滿慈子回答道「我與如來都同樣的有這本來光明圓滿的清淨真心,我過去因為這種無始以來的妄想而沈溺於輪迴,現在雖然證得了聖果,但是如佛所說我是尚未究竟,那麼世尊您已滅除一切的妄想,常住在這妙覺的境界,想必知道一切的眾生是什麼原因而生出這妄見,遮蔽了自己的妙明真心而沈淪在輪迴中呢?」

佛回答滿慈子道「你雖消除了對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為何不會互相凌滅的疑惑,但仍未了解這妄想那有原因呢?我姑且以這世間最近發生的事為例來問你:你難道未曾聽到最近豐德城中有一位名字為宗祠承的人,他早上照鏡子,很喜愛鏡中自己的頭眉清目秀的樣子,就責怪自己的頭為何見不到自己眉清目秀的面目,以為頭是山澤之鬼,就發狂奔走了。你認為這人是為何會發狂奔走呢?」

滿慈子回答「是這個人心發狂了,沒什麼原因!」

佛回答道:「是了,我們的妙覺也是本來明妙。妄想既然被稱為妄想,又怎會有原因呢!如果有原因就不該稱為妄想了。就是因為從妄想中又再起分別,也就是從迷惑中又累積更多迷惑。如此歷經久遠以來的習氣,雖然經我指明,你還是不能立即迴光返照而明白,這迷惑本來虛妄,但卻被你執著為實在的迷惑,才會隨之輪轉。如果你明白了這個迷惑,本來虛妄,不隨其流轉,這虛妄無所依靠,那就連生也生不出來,又那裏還須要去滅它呢?所以,達到究竟覺悟的人就好像醒著的人,說著夢中的事物,雖然心中十分清楚一切的夢境,但也無法將夢中的事物取來給你看啊!」

「更何況這本來無因是本來就沒有這回事的。就像那宗祠承先生的發狂,自己以為頭是鬼魅害怕而走,那有什麼因緣呢?如果這心狂忽然停息,便知頭本來有,並不是從外界得來的,狂時頭也還在並未迷失。滿慈子,所以這虛妄本無體性,如果說還要尋找它的原因,就更找不到了?」

「你只要不隨著前面所說的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的原因流轉,將殺盜婬三緣斷掉,再將分別的妄心斷掉,如此就完全斷除三種相續的因了。此時你心中的宗祠承先生的狂性就停息了,停息了就是究竟覺悟。這殊勝清淨光明的心本來就偏滿法界,不需從任何人之處求得。不是靠你索求妄因、希求有所證得,而後勞筋苦骨修證得來的。」

「這也就好像有人在自己的衣服內繫了珍貴的如意寶珠,但自己卻不知道,窮困無依至他方乞食。雖然是窮,珠卻未曾遺失。如果忽然有一位有智慧的人告訴他有這顆能夠隨心所願的寶珠,從此隨心所欲的成大富,此時才知道這神珠不是由外求得的。」

慶喜聽到佛說了許多有關因緣的文字,又說覺悟非苦修證得。就認為如果不是因緣那就應該是自然,於是問道:「世尊,你說殺盜婬三緣斷了,三因不生。心中的宗祠承先生的狂性自然停息,停息就是覺悟,不需從別人那兒得到。這不是顯然就是因緣嗎?為何您又說不是因緣呢?我覺得我也是因為因緣而開悟。不只是我而已,較大的弟子也都是聽聞到佛說法的因緣而開悟證得聖果的,您現在又說覺悟不從因緣而來,難道是自然就有的嗎?如果是這樣,那些說自然的外道不是就是最究竟的法門了嗎?請您慈悲再解開我的迷惑之處。」

佛回答慶喜「你是認為我說心中的宗祠承先生,他的發狂的因緣如果滅除了,不狂的一面就自然出現,所以,以為滅除『狂性』是『因緣』,於是『不狂性』就自然出現,這樣就是『自然』,其實並非如此。」

「慶喜,如果說他的頭是自然,應該隨時隨地都是自然,又是什麼因緣讓他怕頭而狂奔呢?即然有這怕頭狂奔的事件,就知道這頭不是自然。如果說這自然的頭因為照鏡的因緣而狂,頭為什麼不會因為照鏡的因緣而遺失呢?這個頭在這整個事件中即未隨因緣失去,也未隨因緣而變化,就知道非因緣了!」

「不但他的頭不是因緣,不是自然,連他的發狂也不是因緣,不是自然。因為如果說狂是自然,應該隨時隨地都狂,那麼未發狂時狂性又藏於何處?如果說狂性是因緣,頭本來清醒沒問題,又怎會是狂的原因呢?如果明白了,頭本來有,而狂本來虛妄,就會明白因緣、自然這些名詞都是遊戲文字了。」

「如果說『覺悟的心』生出,是因為『生滅的心』滅掉了才生出來的,那覺悟心就有生滅了!你必須要將見到『生滅心』滅和見到『覺悟心』生,彼滅此生的這種凡夫計較的知見都滅除,才能進入本來清淨不是靠修證而得的境界。但也不可認為是自然,因為如果認為是自然,那就又變成了『自然心』生,『生滅心』就滅,這樣就還是侷限於生滅的觀念中。以為沒有生滅就是自然,這種觀念就像世間諸相雜和時,我們稱為和合,不是和合的就稱為本然,這樣就還是相對的,本然是根據和合而說的,和合也是根據本然才定義的,都不是究竟的。所以要將本然和合兩者都摒棄,還要進一步的將非本然,非和合這種知見也摒棄,也就是所有的虛妄都遠離了,才不是遊戲文字,才是我說的第一義。」

「所以要證得究竟覺悟寂滅的地步,不是僅靠生生世世辛勤的修證,如此路途將十分遙遠。就算你能記憶十方覺者宣說的各類經典和清淨絕妙的法理,也只不過是增益了許許多多遊戲文字的數量而已。你雖然講起因緣自然頭頭是道,人間稱你是「多聞第一」。但是以你這種累積多劫以來的多聞薰習,也無法免離本性女她想要與你結合,破你戒體,而施的咒術。如果你的修法有用,又何必要等待我的佛頂神咒來解救你,令本性女心中的婬火消歇,而她當下就證入聖果,從此精進修習,心中以往貪戀男女情愛之河水,當下就乾枯了。」

「所以啊!慶喜,你雖然歷劫以來,憶持十方覺者的秘密莊嚴妙理,還不如在一日之中,修持這無生滅去來的法門,遠離世間的愛恨二苦。你看本性女因為這因緣出家,和我的孩子的母親花色,她們二人都了悟到以往生生世世因貪愛為苦的遠因一心修持,現在都證得聖果,已知道自己未來必定可達成最究竟的證悟。你為何還要留戀在見聞分別之中自取流轉呢?」

二決定義

慶喜與大眾聽了這段開示,心中的疑惑消除了,明白了所謂的實相的境界,慶喜想想這種義理,以往聞所未聞,現在能聽到並明白這道理,心裡頓時覺得輕安,無所罣礙。心中昇起無上的感動而悲淚道:「謝謝慈悲的清淨寶王能藉各種因緣方便偏說法,令我心開意解。但是現在我明白了這如來藏的妙覺明心十方界,含容十方國土。也知道了求多聞無用,要好好真正修行。我就好像是一個流浪的人,現在突然有天王賜給我華麗的大屋,但是卻找不到入門之處。請如來慈悲開示我們這些願意放棄只為自己解脫而修的「小乘」行者,而轉為修行如十方如來證得的真正究竟不生不滅的「大乘」境界,要如何開始發心修習而我們這一般以攀緣心度日的人,又該如何降服這攀緣塵境的妄想心而入佛知見的方法?」

於是世尊為了這些由小乘回向大乘的行者,和佛滅度後,末法 [1] 時代的眾生,願意修習此法門的人,開示如下:

「你們決定要求最究竟的證悟,要求得如佛一般正定的境界,那就應該要知道在最初發心時,有兩個決定性的義理。」

(下期續)

 

 

                     註:[1] 末法:是說如來滅度後,教法住世有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的變遷。依教法修行,即能證果,稱為正法。雖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證果,稱為像法。教法垂世,人雖有教法,而不能修行證果,稱為末法。至於各期的時間,通常認為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之後,方為末法時期,此時期歷經一萬年後,佛法則滅盡。

                             [2] :本文作者將於 7 月回台分享修行親身經驗,請參考台灣版第 41 頁活動內容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