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08年08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08年08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走出恐懼 擁抱健康雷久南
養生智庫
不藥而癒朱嵐
被遺忘的良醫朱柏超
自然農耕
有機農業可能取代現代農業嗎?——小島國古巴度過能源危機的故事周妙妃
自製有機肥周妙妃
童年王國
管教的靈魂菩芸
心靈湧泉
靈性詩篇一第三篇歸無所得法(十二)潘定凱
蝴蝶夢潘定凱
超時空康復
難以置信的奇蹟Ha rold Mc Coy主講
未來醫學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九)潘定凱
琉璃光養生活動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靈性詩篇
有情有想生凡塵

情想均等生凡人

升天登仙人人愛

無人願下風火輪

嫌貧愛富是紅塵

嫌苦愛樂是凡人

苦樂雙無登聖諦

歸無所得正覺人
靈性詩篇 第三篇 歸無所得法(之十二)

本期說明修行證到佛的圓滿菩提果位的二項決定性的義理。第一就是因為佛的果位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就必須以不生不滅的心來發心修行。同時說明眾生將自己由清淨變五重混濁的過程,所以不能用這個令自己變成混濁的心來修。也就是要以不動的見性來起修。並說明要將有如被泥土弄混濁的水中的泥土完全除去,才能歸於不生不滅的清淨境界。第二就是要知道令自己落入煩惱生死的根本就是自以為生出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這個根本的顛倒無明妄見,所以要針對這個根本下止觀的功夫。既然生出了六根就要由六根再逆流而上來修,並且要由六根中選出最易修的一根入門來修,便能令六根都得到解脫,因為原本六根就不是六個,也不是一個,只是我們無明去執著而造成的。所以在文中闡明,六根不是六,也不是一,的義理。下一期將繼續說明的是六根生出的原因及它們的功能受到外在的境界限制的原因。



「慶喜,第一項決定性的義理,就是你的如果要捨棄以往聲聞來的修法,而轉入菩薩乘的修法以便成就佛的知見,那就應該要仔細的觀察自己發心修行的『因』與將來想成就的『果』是否相同?因為佛的果位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如果你是以生滅的心為修習的本因而想要成就佛不生不滅的果位,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根據這項義理,你就該看看這個有為的器世間一切的環境與現象,終究會歸於爛壞變滅。但你沒聽過爛壞掉的虛空吧?為什麼呢?因為空不是造作出來的,所以沒有壞滅。」

「那麼,你身體中堅硬的屬地,潤濕的屬水,煖觸的屬火,動搖的是風,人體是這地水火風四大互相纏結而生的。它們就將你本來妙覺圓相的心分成了視、聽、覺、察等分離的功能,以最初識陰的造作為始,再以成就了身體的色陰為終,人體就是這五陰重疊混濁而生的。」

「為什麼說是混濁呢?慶喜,就好像清水,本來很清潔,而那些塵土灰沙之類的本質就是有礙清淨的。這二種東西的體性本就不同。如果有世間的人,取了塵土,投入淨水之中,土就散了,水也不清潔了,就叫做混濁。你本來清淨的心性也是像如此而成為五重混濁的。」

「第一重混濁叫做劫濁,這是你見到虛空,偏滿十方。但是分不出何者是空,何者是見,但是又有你能見的心與所見的虛空,如果說沒有能見的能力了便無法找出虛空的體相,而若沒有所見的虛空。又無法顯出能見的覺性。就是這樣的能見所見互相交織的妄見,成就了空間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遷流,所以稱為劫濁。」

「一旦你以四大為身體了,這本來精明的本性就被四大分隔成了見、聞、覺、知的六種心法。本來無知的四大被這種心法轉成有知,互相交織成了六根來領受六塵,生出了有我、無我的想法知見,這就是第二重的混濁,稱為見濁。」

「其次就是你的心中追憶以往,認識現在,又誦習以備將來,就這樣從中生出好惡的想法而起了煩惱。以這樣的心性發出知見,將六塵以為真實,認為離開塵境就沒有相,只見到見聞覺知而不見自己的本性了。這樣的交織妄見,就是第三重的混濁,稱為煩惱濁。」

「而你朝夕心識不停的生滅,所產生的知見都圍繞著世間的事打轉,所以你的生生世世就依著自己的業,流轉於有著相同業運眾生的國土之間,這就是第四重混濁,稱為眾生濁。」

「而你的六根,它們的根本都是來自真心所生的識陰,所以本來的真心是無所分別的,但是現在被你造作的六塵隔開了,所以六根在本性中雖然互相知曉,但現在在使用中卻是見、聞、覺、知都要分開成各屬於六根。眼不能聽,耳不能見,這是第五重混濁。因為這識陰是命根之所依附,所以稱為命濁。」

「所以,慶喜,你現在要將自己分隔的見、聞、覺、知達到如來的常樂我淨的界,就應該先找出自己生死的根本,依著那不生滅的本性來修,才能修得最後圓滿清澈的境界。要以清淨來轉虛妄的生滅,回到原本明覺的無生滅境界,要以這種心念來做發心修行的本因,才能修得圓滿究竟的果位。」

「這就好像要將混濁的水變澄清,首先要將水裝在平靜不動的器皿中,平靜久了,沙土就沈下來,清水就出現了。但這樣還只是相當於一個人剛剛降伏了客塵煩惱,這還不夠,還要將水中的泥巴除去,成為純水,這樣才算相當於一個人定力與修行已經不會再為煩惱所轉。才算是永遠斷去了根本的無明。此時一切的境界都不會生煩惱,一切都合於不生不滅的本來常在的德性。」

「第二項決定性的義理,就是你要發出成佛的心念,達到菩提的果位,願意進入菩薩乘的修行之道,決定放棄有生滅的這種有為的修法,就要仔細定心審觀這煩惱生死的根本。這無始以來,對境界取捨而生煩惱,因煩惱而造業,這究竟是誰作誰受?如果你不去定心審觀這煩惱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何處有了虛妄顛倒,如果自己問題的所在之處都不知,又如何取到如來的果位呢?」

「你看世間要將手巾打結解開的人,如果結都見不到,要如何解?你也未曾聽過虛空被你毀壞破裂,為什麼呢?因為虛空是沒有形相的,所以就像我們的真性,無有形相,就不會有需要打開的結。但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好像偷取自家的財寶的六個賊,於是生出無始以來的眾生世界,令你在器世間不能超越。慶喜,為什麼叫做眾生世界?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遷流,界則是方位,通常我們說有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和上下為十個方位。所以方位數目有十個,遷流的數目有三個。」

「眾生在這世界中遷流,不過雖然有十方,我們用四方來代表四方三世,互相涉入,不論三四或四三都是得到十二,再根據每一世有十法界,爾後每界亦各有十法界,如此 12×10×10 三個層次就是 1200。所以每一根如果圓滿,都應有一千二百的功德。」

「你再由其中分別它們的優劣。眼睛具能看到前方與左右的部份,所以只有三分之二,也就是一千二百中只有八百的功德。」

「而耳朵則聽十方都無礙沒有限制,所以耳根圓滿,有一千二百的功德。」

「鼻子的嗅聞,因為有出入息的分別,在其間要稍停,所以也算三分中缺一,只有八百的功德。」

「舌因為可以發聲傳法,講世間及出世間的智慧,言語也許有限制,但言語可說出無窮的義理,所以舌根圓滿了一千二百的功德。」

「身體的觸覺則在合時能知道是順或逆的二種感受,離時則無知覺,所以也是三分缺一,只有八百功德。」

「慶喜,你想不隨著生死流轉,逆流而上至不生滅,就要觀察這六種感受的根,那一個根的合離,深淺,圓通的本性較易於修行,比較圓滿?如果因此悟到了圓通的根本,逆轉無始以來相織而成的虛妄業流,這修行的難易差別將會如一日與一劫之間如此之大。」

「十方的如來,在十八界中修,選取任何一根都可修到圓滿無上的菩提境界,在這中間其實也沒什麼優劣可言。但是你的心識執著,就無法這麼容易的在其中圓滿自在的智慧。所以我讓你選一門深入。一旦你能在其中之一深入無妄的境界,這六根就會同時清淨解脫。」

慶喜問道「世尊,為什麼逆流而上深入一門就能令六根一起清淨呢?」

佛於是告訴慶喜「你已經證到須沱洹的果位,已經斷了在三界中眾生會見到境界而起分別的這種疑惑,但你還不知道在六根中無始以來依著我執而累積的習氣,還要續修才能斷去,何況還有因法執而生的生住異滅等無明需要斷呢?」

「你現在看看你的六根究竟是一個還是六個?如果說是一個,為何耳不能見?眼不能聞?頭不能走?腳不會說話?如果說這六根一定是六個,那我現在對你說法時,你的六根是那一個根在領受呢?」

慶喜回答「我是用耳朵聽的」

如來說道「如果說是你的耳朵聽到的,與你的身與口有何關係呢?為什麼你的口會來問意義何在?身體又會做出明白的動作。所以你就應該明白他們用時互相隔離,所以不是一個,因此耳不能見,目不能聞。而六根本性又互相知曉,所以也不是六個,所以當耳聽聞到法,口會來問義理。總之就是不該說六根原本是一個或原本是六個。」

「慶喜,你要知道這六根其實不是一也不是六,因為無始以來的顛倒淪替,所以於圓滿清淨中生出了一、六這種說法,這是因為你只證到須陀洹的果位,不再受色、聲、香、味、觸、法的影響,可以入空。但是你的法執還在,所以無法證到不僅六根歸一,甚至連這六根歸一的境界也滅掉的地步。就好像虛空中有許多不同的容器,所以將每個容器的空,給了不同的名字,如果拿掉這些容器就說空本來就只有一個。其實這虛空常在,又那裡會在意你說它是不同的空或相同的空,或它是一個空或不是一個空呢?你應該明白這六根也是同樣的情形,圓滿的本性就如虛空,本來就沒有分成六個或說它其實是一個,也不是你說它是六個或一個,它就變成一個或六個,或者你說它不是六個,不是一個,這些說法都不會改變它的圓滿本性。它也不會變成不是六個或不是一個。」 (下期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