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08年08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08年08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走出恐懼 擁抱健康雷久南
養生智庫
不藥而癒朱嵐
被遺忘的良醫朱柏超
自然農耕
有機農業可能取代現代農業嗎?——小島國古巴度過能源危機的故事周妙妃
自製有機肥周妙妃
童年王國
管教的靈魂菩芸
心靈湧泉
靈性詩篇一第三篇歸無所得法(十二)潘定凱
蝴蝶夢潘定凱
超時空康復
難以置信的奇蹟Ha rold Mc Coy主講
未來醫學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九)潘定凱
琉璃光養生活動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有機農業可能取代現代農業嗎

有機農業可能取代現代農業嗎?

小島國古巴度過能源危機的故事

  

現代農業運作依賴石油、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如果石油耗盡,機器無法使用;沒有化學肥料施肥;也沒有殺蟲劑除蟲害,農耕還可以運作嗎?人民還有足夠糧食嗎?古巴這個位於美國南邊的小島國已經證明,沒有了石油、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將帶來能源危機,民生問題首當其衝,但國家還是可以蓬勃發展,人民會更健康快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與美國二大強試圖成為世界老大,在各方面競賽角力,雙方冷戰持續了幾十年。蘇聯為政治聯合許多國家,古巴選擇靠攏。美國因而抵制古巴,禁止對古巴的一切通商往來。古巴自一九六○年代開始只能對蘇聯出口蔗糖交換石油;食物、醫藥、及 99%的石油皆依賴蘇聯進口。

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美國對古巴的抵制加劇,並禁止它國與之貿易。幾乎一夜之間,價值 7 億 5000 萬的食物、醫藥輸入受阻,古巴瓦解了。經濟上的衝擊讓古巴失去了 80%進口和出口、國內生產毛額驟降 34%、石油進口由每年 1400 萬噸減至 4噸、全國頓時百業蕭條,交通運輸癱瘓、鋼鐵用盡、工廠關門,畜牧業和農業也無法運作,全島陷入糧食短缺狀態。古巴面臨社會動亂、政府瓦解、饑民遍野的絕境。古巴人民必須攜手合作,使用現有資源,才能生存下來。

古巴政府因應方式先是開始大規模的食物配給〈主要為稻米、玉米、豆類〉應付燃眉之急的民生問題。但是經濟、農業、交通運輸、社會、文化等都急需轉型應對。困難之際,等班巴士要 3 個小時;沒有石油產電,一天斷電常持續 16 個小時以上;位處熱帶,沒有電力,食物無法冷藏,不能使用冷氣和電風扇。缺乏水泥和工具,建設修繕無法進行;私家轎車非常少見,大家都走路、騎腳踏車(國內自製 50 萬台,向中國購買 120 萬台)、搭便車去上學打工;改裝卡車、馬或騾的拖車成了公共巴士。能源使用極端節約,食物才是生存的優先考量。當時的食物配給,人們每日飲食只能減至以前的五分之一。雖然沒有饑荒,但古巴人民經驗了每日挨餓的窘境,幾星期內,就出現 5 歲以下孩童營養不良,孕婦貧血,新生兒體重不足的狀況。一九九二~一九九六年剛開始最困難的幾年,古巴人體重平均減少了 10 公斤。

當時澳洲及其它有機農耕工作者開始提供協助。沒有汽油和零件,9 萬架以上蘇聯時代的曳引機和收割機無法使用,所以應用人力和動物;沒有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只有自給自足的有機農作技術足以應對。古巴人民為補充食物的不足,開始清理空地,學習在陽台、屋頂、公園各角落種植自己的食物。這種農作方式很快就得到政府認同,取代了舊有的工業農作方式。用糖交換石油已經不需要了,國有甘蔗種植用地改用來種植各種蔬菜水果;農場不須大,所以許多公有土地分割轉變為集體耕種的社區農場,人們共同出錢購買種子、租用農具;政府也提供土地,在鄉鎮郊區建造房舍,並提供耕地以鼓勵家庭遷入,自力耕生,就地生產農產品。這些土地都是免費租用,條件是種植耕作,充份利用。逐漸的,古巴熬過了最困難的十年,歷史上稱為「特別階段special period」。

能源危機改變了古巴人所有的生活層面,農耕方式改變最大。在 90 年代的「特別階段」之前,古巴土地的利用跟世界上所有國家一樣:森林被清除、農地過度使用;大部份土壤缺乏礦物質,變成沙地。其殺蟲劑使用量超過美國、是拉丁美洲最工業化的國家。在經濟最好的時候,出口蔗糖、咖啡、煙草等;再進口基本糧食,包括 55%的稻米、50%的食用油。當時的現代農業方式產量似乎較高,但人民基本需求並未得到滿足。

「特別階段」時,一九九三年澳洲及其它有機農耕工作者開始協助建立有機農業,以堆肥、綠肥植物、動物糞肥等有機肥及輪耕、兼植等技術改良土壤;用生物性的肥料和有機殺蟲劑取代化學品,花了 3~5 年才恢復土壤活性。其它農業上的轉型還包括:不用機器,改以人為勞力及不傷土質的方式;放棄以前工業化農作的曳引機和其它大型機械,改以人力和牲畜耕作。老農民指導年輕人豢養和駕馭耕牛的技巧,再增加耕牛幫助農作;花費人力,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以及在各個社區成立農民市集〈farmer's market〉,農民可直接販售農穫,當地人民則可就地購買新鮮糧食,省去遠程運送,減少能源浪費。

今日的古巴,80%農產品為有機產物,農夫是高收入行業之一,有機肥料和有機殺蟲劑可以外銷中美洲。農地絕大部分(12~15%)是由個人耕作,也是平均生產力最高的農地;集體耕種農場面積占第二;剩下為公有農地種植出口貿易的農產品。最令人驚訝的是,擁有 250 萬人口的首都哈瓦那,有 1000 個以上農民市集,市民的糧食有一半是在市內就近社區種植生產;在郊區則高達 80~100%。轉變為社區性有機農場的最大獲益就是人民健康改善了,所食用改變為高纖維、植物性的生鮮產品、脂肪攝取量低;步行、腳踏車也減少了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病例。

古巴在這段能源危機的因應措施還有許多值得讚歎與學習的地方。通常國家遭遇經濟危機時,首先會縮減社會福利。但古巴不然。教育方面,古巴原本只有 3 所大學,學費全免。「特別階段」時,大學增多至 50 所,散佈在全國各市鎮,以降低交通能源,學費依舊全免。

沒有石油,取代能源取自於大自然:太陽、風、水力和生物。社區 2000 所學校、醫院、社區活動中心及一些住宅裝上了太陽板;生物能源則來自製糖工廠的殘渣廢棄物。住宅設計遮陽、通風以降低室內溫度。古巴平均每人使用能源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所用能源有 30%為生物能源,並計劃逐漸增加自然能源的使用率。

現今,古巴生活水平還不及一九九一年之前,年平均收入僅$3500 美元。但古巴人平均壽命比美國高,嬰兒存活率比美國高,人民識字率比美國高,還有免費教育。

那段「特別階段」期間迫使古巴由耗費自然資源者〈依賴外來石油〉,轉變為自給自足的國家,其成功的原因可歸納為三:運用天然資源,社區化和人民同心協力。大自然其實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太陽,風,水,土地,動、植、微生物,以及人力,順應自然則資源循環不息。古巴人民應用太陽、風及有機耕作方式證明了自然資源的豐富。智慧運用天然資源,也須整合龐大的群眾團結、分工。不管是都市或鄉村,古巴發展社區化,讓人們就近有學校、工作和休閒場所,以減少交通運輸,因而增加社區內人跟人之間往來,居民互相照顧,農夫常贈送新鮮農產品給老人、托兒所、學校、孕婦等,增強了人民凝聚力。最重要的,乃因為古巴人民吃苦耐勞,共同合作、妥協、和犧牲,才能攜手度過難關。

古巴最困難的十年已經過去,因為此段缺乏石油的危機乃是由於蘇聯解體和美國的抵制,所以稱為人為的石油危機〈Artificial peak oil〉。但是現今人類將面臨的是真正的全球性的*石油危機〈peak oil〉,所以許多國家都以古巴為學習對象,希望能順利轉型,從容應對。因為古巴人深深瞭解能源的寶貴:在資源有限的島國領土內,政治獨立則經濟要先獨立;經濟要獨立,則能源使用要能自主獨立。但能源不等於石油,**太陽和地球能養育生命百萬年,如果我們無法靠其生存,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減少消耗,回饋資源,我們可以讓地球更美麗!

*石油危機〈peak oil〉:是地質物理學家M King Hubbert所提出的推論,因地球石油存量有限,所以產量將達到頂點,然後逐漸耗盡。預估頂點時間就是最近這幾年。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卸任後,多年盡力於地球環境保護工作,對於全球暖化的現象與嚴重性提出許多令人憂心的數據,並在二○○七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7月 17日,他在美國華盛頓D.A.R Constitutional Hall 發表演講,籲請美國政府放棄對石油的依賴,在十年內,完全改用太陽能、風力和地熱產生電力。文中提到 40分鐘的太陽能量就足夠全球一年使用。
「 The Power of Community: How Cuba Survived Peak Oil 」美國紀錄片,二○○六年由「The Community Solution」發行,Faith Morgan 編導。
更正啟事:上期文章「一室之不治,何以安居」第23頁「……也應以太陽能、火力、風力等……」
「火力」應改為「水力」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