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靈魂的歷程與歸宿(十三)
俞靜靜 譯介 麥可•紐頓博士(註一)所著之兩本暢銷書(註二),本刊之前已摘譯二書精華,彙整為十二篇「靈魂的歷程與歸宿」刊登(見本刊二○二○年五月號至二○二三年二月號)。 他生前還寫了第三本書「兩世之間」(Life Between Lives,註三),主要對象是跟他學習靈界回溯催眠法的治療師,內容是如何正確執行此催眠法的觀念與技巧,並輔以一些案例作為說明。 書中談到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被催眠的人,在催眠中所見內容,是否會受到本人先入為主想法的影響? 其中有一段頗有意涵,摘譯如下: 常常有新客戶,一開頭就跟我說,他以前去看過通靈人士、占星師、治療師、靈媒,以及其它的玄學執業人士,所以已經知道自己靈魂的進化程度、在靈界的位置、靈魂伴侶是誰、靈界導師是誰,等等。 我是盡量做到從來不詆毀我不熟悉的知識,然而,客戶可能會受到先前所得的有關自己的資訊,而有偏見;不過,他們只要一進入超意識狀態以後,自己就會發現那些訊息都不正確。 催眠跟其他行業一樣,有些靈性治療師非常好,也有一些不太高明。等到客戶自己用心眼看到靈界情況以後,就會知道差別在哪裡。我之前也提過,新客戶也可能因為先讀過了我的書,而構成了預設的偏見。例如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紐頓博士,你等一下就會發現,我是第六級的藍光靈魂。人家有跟我講,我非常接近高層的大師了,因為這是我最後一次來地球輪迴。」
當然,我們必須用尊重的態度來對待這類言語。坦白說,我發現這類陳述只是種期望的想法。反之也有客戶跟我說,看了我的書之後,他們覺得自己是剛上路的年輕靈魂。但是這一類很謙和的自我評量,一樣也可能完全不正確。我自己也必須小心,不能夠有預設想法。 ~~~ 我不由得想起了海麗兒。她在加州靠近死亡谷那邊的沙漠中的小鎮、兩條公路交叉口的一個卡車休息站當服務生。她開著破爛的老爺車來我辦公室,身上穿著邋遢又皺巴巴的彩格呢圖案裙子。我看到她那隨意而又質樸的樣子,起初並沒有特別留意,一直到她擁抱了我一下,那一抱的能量,幾乎讓我從地上浮起來。後來我才發現,她是我從未遇到過的、進化最高的高階靈魂。海麗兒是個多重世界的靈魂,很久以前投生到一個沙漠世界。那邊的生物在練習 透過某種心念傳輸的方式 來互換人格個性。 海麗兒在她工作的卡車休息站,給那些在半夜裏疲累無力的長途卡車司機提供咖啡、陪他們講話,並安慰他們。我後來又發現,海麗兒其實是在聽了我的全國傍晚廣播節目之後,應了我的靈的要求而來幫我的。 ~~~ 而另一方面,我又想起了安迪,這個懷抱著很大期望而來的男孩子。 有些人會批評前世回溯催眠的部分就是,可能有的人已懷著先入為主的想法而來,等到他們一旦進入催眠狀態後,就編出景象或誇大的幻想,以支持自己的信念。而安迪的案例,就恰恰能夠反駁這一類似是而非的論調。 安迪是被他的很有深度的媽媽送來我這裡,當作他二十一歲的生日禮物。那是在我不再接受太年輕的客戶之前的事。 安迪個子高高的,外表長得很好,他穿著短褲和夾腳拖鞋走進我辦公室,輕鬆愉快、帶著驕傲的自信,趾高氣昂大聲說:「嘿,醫師!我準備好了,我們開始吧!」 後來我在解釋我們會使用的催眠的過程和方式,同時也會包括看他前一世的時候,安迪越來越不耐煩聽。他跟我說,他在學校很出風頭,並且完全可以預料,他的前世一定是那種能夠運用權力影響大眾的人。 療程開始,到了我告訴安迪,要他進入他前一世最重要的畫面的時候,他的臉馬上沈下來,並且在椅子上扭來扭去,講話的聲音變得很低,音調很恐懼。
安迪:哦,不會! 紐頓:看到什麼?解釋給我聽。 安迪:喔,天哪—不會!見鬼了,不會—這不是我—這不是真的……我—不可能是我!我絕不接受…… 紐頓:放鬆,只要跟著情境走,現在不要作太多分析。我們可以隨你想要的速度往前快速進行。 安迪:(嘆氣)那真的是我…… 紐頓:你是誰?從你的樣子開始講,然後告訴我你在哪裡。 安迪:(失望)我是個……黑人流浪漢,走在鐵軌上……天哪,我好髒……又餓……我叫奧地斯……我穿的是有破洞的棉襯衫,都褪色了,很舊的破皮鞋,很髒的咖啡色外套和褲子……我咳嗽得很厲害。
進一步的詢問,揭露了那是一九三四年,奧地斯是喬治亞州鄉下窮困的佃農。那天晚上他死了,四十五歲。 回到了靈界,我們知道安迪已經有很多世對人傲慢自大,並且苛虐。 療程結束後,安迪與我有一段平靜嚴肅的談話。談到他這一世的態度和對別人缺乏耐性,與他的舊習性有關。
我對客戶的敏感度一向十分謹慎應對。我沒立場駁斥他們在催眠前所相信的觀念。我寧可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真相。客戶對自己心中所體驗到的景象,一開頭可能會排斥。但是讓這些景象自然而然呈現,不僅有好處,我也希望客戶感到,他們自己的靈界導師也正在現場協助他們,去發現自己需要知道的部分。有時,知道可能是痛苦的事,就如同我們看到安迪,當時極力不想要跟他看到的奧地斯有任何關連一樣。 ■ 靈魂與身體的能量 靈魂回到了靈界,都想要跟生前親近的人會面。但是有時候卻發現,對方的靈魂非常暗淡微弱,這情況我的客戶有給個名詞,叫作「休眠光」。這情況有好幾個原因,其一是,靈魂為了要應付下一個非常艱困的人生,所以需要帶走很大部分能量— 比方說80% —因此留在靈界的光就顯得暗淡。
在那些選擇同步過兩個人生—就是同時投胎到兩個身體—的靈魂的情況中,靈光暗淡尤其明顯。他們這麼做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要讓學習速度快一點。不過對一般的靈魂來說,他們的導師通常是不會鼓勵這麼做的,因為這樣非常消耗能量。 而另一方面,我也有客戶,雖非有同步人生,而是由於他們對於自己掌握人生的能力,太過于自信,決定不要帶太多的能量到下一世的身體去(30% 以下)。就有很多這類的客戶,一直覺得活著缺乏能量,卻不知道原因在哪裏。他們的動機是把絕大部分的能量留在靈界,以便能夠好好繼續做在靈界的工作。此時他們留在靈界的靈光就會特別亮。確實是有人為了這個目的,而使自己在地球上的效率偏低。 平均而言,靈魂大概會帶50% 到70% 的能量投生到身體裏去。每一世所帶的能量也不盡相同,完全要看那個靈魂對身體的選擇,以及進化的狀態而定。 那麼,如果靈魂被允許帶比他所需還多很多的能量,會怎麼樣呢?有一位客戶回答說:「如果帶太多能量來投生,比方說超過90%,那就會讓身體的大腦負荷過重而無法正常運作。如果是100%,腦子就會爆掉。」 我所聽聞的是,一旦決定了帶多少能量去地球以後,那麼在地球上的期間,不管身體多麼迫切需要,是沒有辦法再從靈界取得能量補充的。暫時的或有可能,但是無法維持。為什麼呢?因為生死輪迴,一切都依照我們的選擇來進行,就好似一紙合約,投生為人時是這樣,在靈界也是一樣。
註一:麥可•紐頓博士,Michael Newton, Ph.D., 1931-2016,美國心理諮商博士,催眠治療師。生前於美國洛杉磯執業並任教。他累積多年執業經驗,開發出一套靈界回溯催眠法,並將數千案例中所述的人在兩世之中回到靈界的情形,整理出版了幾本書。 自他第一本書問世之後,便時常應邀至各處演講,並接受電視廣播節目的訪問。他也是歷史學家、業餘天文學家。生前創立了紐頓學院,針對專業治療師教授靈界回溯催眠的課程。www.newtoninstitute.org 註二:“Journey of Souls” 一書之中文譯本書名為「靈魂的旅程」。 “Destiny of Souls” 一書之中文譯本書名為「靈魂的命運」。均由十方書出版社出版。 註三:Life Between Lives,暫譯「兩世之間」。本書目前沒有中譯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