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跟黴菌有關聯嗎
跟黴菌有關聯嗎﹖

  

母親有一位相交幾十年的朋友與么女同住台北,多年前由於么女辦了美國移民,這位長輩為了照顧產業而沒有與女兒一塊同行。每次我打電話回家,母親總是提到這位長輩全身是病,一天到晚喊這裡痛,那裡痛的,但是又檢查不出個所以然來,搞得她不愛出門。我的腦海中總是浮現著一位老太太坐在搖椅上,面容憔悴、哀聲嘆氣,鬱卒乾瘦的身形站起來搖搖欲墜。

幾年前她終於決定來美國與么女團聚,我去看她帶著她去吃飯逛街,一路走走停停,逛沒多久就累了嚷著要回家休息。一年後母親來美探望我們這些小輩們,我載著母親去探訪這位朋友,想不到她容光煥發,帶我們參觀她親手整理的院子,神勇地述說她如何一個人爬上爬下,攀梯子剪樹枝、割草、種蔬菜,嚴然一副快樂農夫樣。當時我想是親情、加州的陽光和小城寧靜的生活,將一位滿身是病的老婦人痊癒了。

多年來常聽到哪些貴婦人或媽媽級(當然是指我媽那一輩的)的故事,也是這裡痛那裡痛,找不出病因;或是朋友的朋友也是全身都不對勁,一再地墮入沮喪或低盪的深谷,但是要她講出來到底哪裡有問題,卻也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般的醫師因為找不到一個明確的病因,以致都將這類病症歸於身心官能症或是心理病。一年半前在對自閉症做深入的探討時,埋首閱讀中突然靈光一閃,想到這些受莫名疾病之苦的人,會不會也像自閉症孩子邁爾斯的媽│凱玲一樣,也是黴菌的受害者,或者與黴菌有關聯(yeast connected)。且聽我道來箇中原由。

在我為寫自閉症收集資料,埋首讀書時,發現許多醫師及學者們認為黴菌(yeast)與自閉症、注意力缺乏(ADHD 或ADD)、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等病有極大的關聯(請參閱琉璃光養生世界2005及2006年季刊)。他們常常引用的一本由威廉‧克汝科(William G.. Crook)醫師於 1983 年所寫的『黴菌關聯(The Yeast Connection)』,尤其受到推崇。

克汝科醫生是一位小兒科醫生,專精於過敏及免疫專科和環境醫學。在他近四十年的行醫生涯中,出版了十三本書及無數的研究報告,其中就有八本書是與黴菌有關。『黴菌關聯』是其第一本有關常見黴菌(Candida albicans)與疾病的書,他依長年診治病人的經驗,發現有些病例,如果醫師用各種檢查都找不到病因,也許會在黴菌身上找到答案。克汝科醫師以他的研究將病人投以抗黴菌藥,以及調整病人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常常看到病人明顯的進步,甚至痊癒。而他在女性疾病與黴菌的關係研究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更重要的是他保持著一顆開放的心,對醫界同仁、護士、病人、學者等不恥下問、隨時請教,對另類療法也不排斥。在經過幾年的增訂版後,克汝科醫生在 1996 及至 2002 年將近年有關黴菌的醫學資訊,再次整理成淺顯易讀的精簡版─『黴菌關聯手冊(The Yeast Connection Handbook)』,以及 1995 和 2002 年的『黴菌關聯與女性(The Yeast Connection and the Woman)』。

 

克汝科醫師列出與黴菌有關的疾病,影響遍及所有的年齡階層以及男女兩性。例如:

1. 常見成人疾病:疲勞(包括慢性疲勞症候群及纖維肌痛症候群)、頭痛、憂鬱症、多重化學物質過敏、多重食物過敏等。

2. 其他成人疾病:氣喘、乾癬或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自體免疫疾病等。

3. 好發於婦女的疾病:膀胱炎、膀胱內膜炎、性冷感、不孕症等。

4. 常見婦女疾病:復發性陰道黴菌感染、經前症候群、陰戶灼痛、子宮內膜增生等。

5. 常見兒童疾病:過動症、注意力不足、自閉症、中耳炎等。

 

若有的人沒有找到病因,但是總是覺得全身不對勁,這到底是不是與黴菌有關呢?克汝科醫師歸納出幾個現象:

˙如果您覺得全身是病

˙曾經吃過許多抗生素

˙困擾於疲勞過度、頭痛或精神低落、沮喪

˙常常感到腦子一片空白

˙被肌肉痛及消化問題困擾

˙特別愛吃或嗜吃甜食

˙對菸味、香水及其他化學物敏感

˙對食物敏感

˙看過許多醫生都徒勞無功

 

您的健康問題極有可能與黴菌有關。

大約百分之二十至五十的女性特別容易惹黴上身,一般的病癥可能有:

˙反覆的陰道黴菌感染˙經前症候群˙反覆的尿道感染˙性冷感˙性交時感到疼痛

其他可能與黴菌有關之婦女方面的疾病:

˙陰戶灼痛˙子宮內膜增生˙膀胱炎˙不孕症

男性與小孩,尤其是曾經使用過許多抗生素或類固醇,也可能會感染到黴菌,一般成人男性的病癥有:

˙疲勞˙頭痛˙消化問題˙肌肉及關節痛˙沮喪˙化學物過敏˙食物敏感˙嗜食甜食˙記憶力衰退˙性無能˙鼠谿搔癢(jock itch)

一般出現於孩童及嬰兒的症狀有:

˙常常感冒˙睡眠問題˙急躁易怒˙消化問題˙注意力不足˙耳朵問題˙皮膚出疹˙過動˙自閉症

在青少年方面的症狀有:

˙疲勞˙學習不良˙沮喪˙對食物及化學物敏感˙急躁易怒˙頭痛

其他可能與黴菌有關、影響兩性成年人的疾病有:

˙麻木˙克容氏病(Crohn's Disease)˙硬皮症(Scleroderma)˙(Myasthenia gravis)˙溼疹(eczema)˙紅斑性狼瘡(Lupus erythematosus)˙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竇炎˙風濕性關節炎˙耳鳴˙粉刺˙氣喘˙慢性蕁麻疹

 

加拿大的卓藤‧羅鈉醫生(Dr. Zoltan P. Rona)則列出與黴菌有關的病癥分布於身體的五大系統:

一、消化系統

病癥包括:脹氣、肚子絞痛、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多種食物敏感

二、神經系統

病癥包括:反常疲勞、腦子空白、急躁、心情大幅震盪、昏昏欲睡、

記憶力衰退、沮喪、失眠、腦子昏沉等。有些嚴重的則會出現如幻覺及暴力行為。而自閉症、過動及學習困難也可能是黴菌感染浮現的表徵。

三、皮膚系統

蕁麻疹、牛皮癬、溼疹、盜汗或多汗、粉刺及指甲感染

四、泌尿生殖系統

女性一般的症狀有:經前症候群、反覆的尿道及陰道感染、性冷感。好發於男性則有:慢性肛門搔癢、反覆前列腺炎、陽萎、生殖器出疹子及鼠谿搔癢。

五、內分泌系統

甲狀腺亢進及不足,尤其是自體免疫引起的病例與黴菌有強烈的關係。

克汝科醫師及羅鈉醫生並不是說黴菌就是這些疾病的罪魁禍首,而是他們認為黴菌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問題是,您怎麼知道自己的健康問題與黴菌有關呢?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何呢?

如果你問自己的醫生有關黴菌與健康問題的關聯,他可能會嗤之以鼻,因為大多數的醫生不認為黴菌會引起這些個軒然大波。其實這不能怪醫生不知情,因為黴菌分布於身體各個部位,以前在實驗室裏做病菌培養,如果檢體取自陰道、糞便或濃痰,多會將其歸類於所謂的正常菌落(normal flora),除非培養出來的是整片黴菌菌落,或是出現於血液及體內組織的檢體,醫生才會懷疑有黴菌感染,不然多不會對黴菌投以關心。歐雷恩‧楚思醫生(Dr. Orian Truss)將這個多數醫生不聞不問的黴菌現象稱之為『忽略的診斷(the Missing Diagnosis)』。

黴菌是無所不在的,它出現於水、土壤、食物及空氣中,甚至最乾淨的地方以及醫院。地球上有超過五十萬種黴菌存在,它們能在各種環境內生存,可以蜇伏上千年而不動;如果環境條件好,它們可以從圓形、良性、如酵母菌的球形長出菌絲、根系,成為具有侵略性的敵人。而我們人類隨時也有五千多種黴菌住在我們的身體裏,它們居住在皮膚、陰道及消化道內。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健康、呈弱鹼性體質,又有足夠的友善細菌當我們的幫手與之抗衡,那麼彼此之間會相安無事、共生幸福;最多只是局部的感染。然而一旦友善細菌與黴菌之間的菌落平衡遭到破壞、免疫系統減弱以及體質變成酸性,黴菌就會趁機坐大,漸漸形成感染。而與我們最有關聯的就是坎迪達黴菌(Candida albicans)。

破壞免疫系統及腸內菌落平衡的原因有許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抗生素的使用,例如:盤尼西林、四環素、紅黴素、含硫藥物等。不論是感冒、發燒或是喉嚨發炎,醫生常常施以抗生素。而漁、農、畜牧業使用的量更大、更頻繁,養殖場的動物是抗生素製藥公司最大的消費者,人類再吃這些動物,也順便吃下大量的抗生素。我們的友善細菌就是這樣被消滅的,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友善細菌,黴菌的增生只是早晚及快慢的問題。

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如:化療藥、器官移植所需的藥物;固醇類的藥如:動情激素、避孕藥、人造黃體素、或可體松等;重金屬如:水銀也會破壞腸內菌落的平衡。此外代謝方面的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症、甚至癌症等所形成的酸性體質;飲食習慣的錯誤如:嗜好甜食、精緻甜點、酒精、咖啡因、含糖飲料等;營養不良、壓力、藥癮、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則是降低免疫力、提供黴菌生長過量的溫床。

一旦黴菌增生且宿主防禦力衰弱,它們會進入血液並擴散至身體的各個器官組織,而長出根的菌絲體會造成腸子穿透性的改變,嚴重時有的形成漏腸症(leaky gut symdrone),使得消化不完全的食物進入血液,造成多種食物的過敏。

黴菌所產生的黴菌毒素(mycotoxins)本來是為了保護黴菌自己抵抗外界的利器,但是它進入人體血液及中樞神經系統時,則會引起一連串的症狀如前述神經系統的病癥,再加上如:麻痺、噁心、頭痛、灼燒的感覺、困惑、刺痛感等,所以病人覺得全身是病。

醫學界對於黴菌感染只有少數醫生重視且專長,多數們對黴菌所引起的病癥沒有統一的見解,因為沒有兩個病人有完全相同的病癥,有些病人甚至有三十幾種病癥,再如診斷程序也沒有定論,黴菌又常伴隨其他疾病一起出現,到底誰是主兇誰是幫兇莫衷一是,要在眾說紛紜及複雜的病癥中理出頭緒來確實是不容易。

克汝科醫生因此設計了一套問卷,以分數的百分比來推算病人感染黴菌的機率。有些醫師依據他的問卷又發展出自己的問卷,再配合檢驗的結果來診斷,如果懷疑與黴菌有關,通常配以系統性的治療,如果病情出現好轉,由此可以證明當初的診斷正確。

(下期待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