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蕉是富含鉀、磷、鐵等礦物質、各種維生素、蛋白質及纖維質的水果,香甜美味,在台灣是最普遍、便宜又最不被珍惜的水果。在澳洲,香蕉主要種植在昆士蘭省北部,平常一公斤將近台幣 100 元,是澳洲人最喜歡的水果之一。二00五年初,一場罕見的大颶風把昆省香蕉園掃平了,全澳香蕉價格飆漲到一公斤台幣 300 元以上長達兩年,許多人這兩年都捨不得買香蕉吃。 種植有機香蕉的果農會在果園土表加上覆蓋物,保護土壤免受侵蝕。用營養成份豐富的有機堆肥,讓根系健康、生長旺盛。果園內兼種驅除害蟲和吸引益蟲的植物,創造複雜的生物網。有機堆肥、土表加上覆蓋物和有益植物讓有機果園生態健康,可減少線蟲、象鼻蟲等蟲害問題。因不用化學殺蟲劑,果園環境中自然存在豐富的各種生命,形成天敵的牽制效果,加上完整的營養,植株不易生病。對疾病和蟲害,是施用乳化油等噴灑,對雜草是用人工或覆蓋方式除草。有機香蕉香甜美味、營養豐富,只要繼續長期有機耕作,會讓土壤肥力提高,產力增加。 非有機方式種植香蕉的果農使用化學藥品的主要原因是想大量生產又大又肥、又賣相良好無瑕疵的蔬果。為了增加利潤,降低成本,所以大規模種植單一作物節省人力,並使用大量、便宜的化學肥料,以加速作物成長。化肥無法提供有機質,會惡化土壤,未被吸收的化學肥料會流入地下及河川海洋破壞生態平衡。 單一作物耕種法和化肥會帶來嚴重的病蟲害,所以更需施用各種強力殺蟲劑,種植香蕉所施用化學殺蟲劑的種類及數量都大得驚人: 一種啃食樹根的線蟲會弱化樹根,使植株難以攝取足夠營養,根系弱容易被強風吹倒,非有機種植方式的果農通常一年施用幾次叫芬滅松Fenamiphos的殺蟲劑毒殺。但土壤中數量更多的有益線蟲也會被毒害,這些有益線蟲對其他病蟲害有生物控制的功能。 幾種象鼻蟲會啃穿樹莖,妨礙營養攝取,所以非有機種植的果農通常每年用殺蟲劑 陶斯松chlorpyrifos,或 大福松Fonofos、托福松Terbufos、三落松Triazophos、加保扶Carbofuran處理土壤兩次。這些殺蟲劑對魚、鳥及其他野生動物毒性極高,且會污染水源,產生魚毒。 某些鐮刀菌、黴菌、梁(紅蜘蛛)、脅蝶、蚜蟲會侵害葉部,溫暖潮溼的氣候會助長其擴散,所以通常是施藥預防,每個月噴灑一次殺蟲劑代森錳鋅mancozeb 混合系統性的除黴劑。使用的殺蟲劑還有Acrex、加保利Carbaryl、繁米松Vamidothion、裕必松Phosalone、或加保扶Carbofuran。 非有機種植的蕉園患病後,即使發病率低,病株也用化學藥劑做撲滅處理。發病株以殺草劑巴拉刈Paraquat 或剋蕪蹤Gramoxone注射,經注射 1 星期後,病株之葉片急速枯乾,待 2 個月後葉片和假莖完全枯乾,即引火燒毀;或注射殺草劑 年年春Glyphosate於病株時也殺死芽苗。 香蕉果實從花苞到成熟成串,就有黴菌感染和小飛蛾、介殼蟲、花薊馬等小蟲吃食,外觀損害影響銷售,所以果農會在香蕉果苞長出時注射殺蟲劑 陶斯松chlorpyrifos,再噴洒殺蟲劑 zineb和Orthene,推廣藥劑還包括殺蟲劑 第滅寧Deltamethrin、Cabosulfan和大利松Diazinon。 種植期間除了定期在植株根、莖、葉、花、果實及周圍土壤噴灑這麼多種農藥,香蕉串通常還是綠色硬果、未成熟轉黃之時就採收,浸泡一下除黴劑 撲克拉prochloraz,再用乙烯變成美麗引人的顏色。 種植非有機香蕉為了殺死其他微小生物,除了使用以上數十種農藥之外。種植香蕉的地表還要一年 6 次施用除草劑 年年春glyphosate或 巴拉刈Paraquat,使土表光禿禿的,寸草不生。不幸的,這表示土表沒有植物根部的固著,耕地受氣候侵蝕,土壤流失是常見的,除草劑也會造成小溪流及河川的污染。 這些殺死其他小動物、微生物和雜草的眾多化學藥劑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因為其毒性攻擊目標都是生命體新陳代謝的其中一小步驟,而我們和動物、植物、昆蟲、細菌、黴菌都是生命體,其實有許多類似的細胞組成和新陳代謝,所以科學研究才會使用其他動物做安全試驗。 大家都知道買化學藥劑很方便,大賣場、7 Eleven和街角雜貨店都有克蟑、消毒殺菌、除蟻…等等化學藥劑販賣;鄉鎮農藥店除了有大袋裝的化學肥料,玻璃櫥架上還有各式各樣的農藥,都是買了就走,不用專業人員的處方單批淮,也不用瞭解它們的組合成份,包裝上都保証效力強大,買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就是這麼簡單。 但是我們照顧植物和環境其實應該如同在照顧我們的身體一樣謹慎週到,因為我們都直接間接依賴植物為生,地球上所有動植物也都需要飲水和土壤維持生命。許多農藥的分解己可追蹤長達 40 年以上,也就是說許多農藥並不像廣告宣傳說的幾天內就會分解殆盡,有些農藥分解後的產物反而毒性更強,所以我們會一再由各種途徑攝取殘留的農藥。想像一下,遠方施用的農藥流入地下水或隨著風飄散,或波及的蔬果出現在你常去的菜市場;或隨著水流進入大海,被魚蝦吃食,再被漁船帶回供你採購;或者漂流過海,輾轉進入其他國家的蔬果肉品中,再進口回到你的餐桌上。四十幾年來,這些未分解再加上逐年增加噴灑量的化學藥劑,可能己環遊世界幾圈,進出於土壤、水流、動植物中。農藥的長期作用連北極冰地的海獅、北極熊都已受害;當然,它們也可能一再累積在我們體內,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 看了表格,最觸目驚心的是許多的骷髏頭。目前對農藥毒性分六項作檢驗: 1. 急性中毒; 2. 致癌性; 3. 影響神經系統; 4. 污染地下水; 5. 影響生育及胎兒; 6. 影響內分泌平衡。這些骷髏頭代表該農藥的該項毒性為強烈劇毒,譬如第一個農藥芬滅松,它是劇毒,也會損害神經系統。骷髏頭也出現在許多農藥的急性中毒及損害神經系統兩項毒性上。市面常用的許多農藥為損害神經系統之強烈毒物,這是因為農藥利潤驚人,所以二次世界大戰製造殺人神經毒氣的工廠轉而成為製造農藥的工廠所以然爾。 農藥的第一項毒性檢驗急性中毒,檢驗該農藥在幾天內致死的強度。 第二項毒性檢驗致癌性。 第三項毒性檢驗農藥對神經系統的影響,急性中毒時昆蟲和人類反應相同:微量者引起顫抖、噁心反胃、虛弱;大量時麻痺癱瘓、死亡。可能與胚胎及嬰兒神經系統受損、慢性疲勞和帕金森症有關。其他不影響神經系統之農藥,乃是作用在其他的細胞組成或新陳代謝步驟,譬如破壞細胞膜或破壞蛋白質合成等等。 第四項毒性檢驗污染地下水方面,以上所列常用農藥表格僅為美國加州的資料。一再於加州地下水發現則列為巳知污染物;列為可能污染物是根據其水溶性和持久性等資料,僅有農業用藥及登記註冊者才有檢驗報告。 第五項毒性檢驗影響生育及胎兒發展方面,某些殺蟲劑己知會造成畸型或干擾正常發育。「問號?」並非表示不是發育致毒劑,僅表示尚未檢驗或資料不足。 第六項毒性檢驗,影響內分泌平衡方面,許多殺蟲劑及工業化學藥劑會干擾雌、雄激素和甲狀腺的正常功能。微量接觸即可導致不孕、影響發育、生殖系統缺陷、新陳代謝障礙,造成過動、注意力差、小女生月經提早、氣喘、過敏及其他免疫系統等等疾病。毒物干擾內分泌平衡的証據逐漸明顯,但目前註冊的毒物都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問號?」並非表示不是內分泌平衡致毒劑,僅表示尚未檢驗或資料不足。 仔細查看這些常用農藥的各項毒性檢驗報告,大多為「問號?」「可能potential」「不太可能not likely」「無法確認unclassifiable」「懷疑suspected」等等,我無法理解這些字眼有何差異!「問號?」 尤其大量地出現在「污染地下水」「影響生育及胎兒」「 影響內分泌」的致毒特性上。…這問號的來由乃是經過一群專家各方收集毒性研究結果加以分析評估的結論報告,「問號?」表示資料不足。…也就是說,上列表格是經常使用農藥之代表一二,使用幾十年了,但專家們對它們的毒性並不瞭解,或還未加以研究。 現代科學發達,農藥製造公司很容易就可研發出新的毒物。這些毒物依法規必須提出該毒物的各項特性報告,註冊登記後才可上市。以前比較注重急性中毒及致癌特性,後來才漸漸發現農藥也會影響生殖系統及胎兒發育,影響到能操控全身功能的內分泌系統更是最近幾年的發現,所以資料缺乏。 也許你也會想到,這幾項毒物特性如何研究確認?「專家」做了甚麼實驗以決定該毒物會致癌;是否影響生殖;或干擾內分泌系統荷爾蒙的平衡? 科學家們要檢驗農藥毒性時,必須用可憐的動物做實驗。有些實驗室用狗或兔子,很多用大老鼠和小白鼠,還有用細菌、蝌蚪、羊、猴子等等做實驗的。這些可憐無助的動物通常是專門飼養來供實驗用的,許多研究更要求是純種交配繁殖的。科學的實驗必須把各種條件單純化,才能作分析;實驗對象必須夠多,加上重覆證實才有說服力。 舉例表格第一項農藥 芬滅松Fenamiphos的致癌性研究報告來說。芬滅松Fenamiphos是二次世界大戰為製造殺人神經毒氣而研發出來的劇毒。農業上用來殺昆蟲和線蟲,大量使用於煙草、葡萄、橘子、花生、鳳梨、綠地草皮及高爾夫球場,光美國一年就使用一百萬磅以上,分解時間長,對水中蝦、貝類、魚類,連帶食物鏈之鳥類、小型哺乳動物也有強烈毒性。分解產物毒性更強,更易溶於水,而被美國環保署EPA要求提出毒性報告,但研究報告一直是不完整的。 芬滅松Fenamiphos的致癌性毒性檢驗,有個實驗室是用大老鼠這樣做的:把定量農藥混在飼料裡,每天餵養雄雌各 50 隻的大老鼠,持續兩年,再宰殺觀察細胞病變。這農藥要有兩、三種定量,都各要雄雌各 50 隻的大老鼠。兩年大老鼠壽命即將終了時,全部均予宰殺,各取幾件器官,作組織切片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癌性細胞。實驗必須有對照組〈沒餵農藥的大老鼠〉,所以至少要犧牲 300 隻以上的大老鼠。在這正式實驗進行之前,必須先定量出要餵養的最大農藥量,所以要分別用幾種藥量,各餵養一群大老鼠,觀察 90 天。沒有中毒現象和病理變化,體重也沒有嚴重減少的那群大老鼠所餵食的就是最大農藥量。…被餵食超量的大老鼠當中當然就有中毒死亡,病理變化等後果;被餵食微量的大老鼠逃過一劫。…實驗過後,這一批大老鼠均必須殺死消毀,不再使用,以免影響實驗的準確度。 這大規模的實驗一次只能檢驗一件農藥,實驗所使用的大量大老鼠其實花費輕如羽毛,該實驗必須有學識有經驗的人員操作,須用顯微鏡檢視成千上萬的細胞玻片,長期實驗所聘請的人員、消耗的藥品、使用的器材花費才驚人,所以往往一件農藥的單項檢驗就要花費百萬美元以上。 那麼如此勞師動眾的昂貴檢驗結果是否有美麗的代價? 如果某樣農藥真有致癌性的話,必須絕大部份餵農藥的大老鼠在這兩年都出現癌症,所以必須在宰殺後能取到病變組織,並在切片後能在顯微鏡下找到病變細胞,並希望檢驗的人眼睛夠雪亮,才能證實。但腫瘤病變的發生並非有餵藥就產生癌症,不是黑就是白的這麼簡單,可能僅是 5%,或 10%,或 30%的大老鼠出現腫瘤病變,腫瘤病變的發生甚至不見得跟餵食量成正比。有可能該農藥是有致癌性,兩年實驗時間內尚未發生,以致宰殺後沒取到病變組織,或切片後也無法在顯微鏡下確定是病變細胞,檢驗的人經驗不夠又睡眠不足看不出來,可能就記錄為安全農藥,那大老鼠為我們的犧牲真是冤枉。 用大老鼠做檢驗是假設我們和大老鼠相似,所以常依據實驗結果定出人體的承受量,但是農藥的持久性加上人體通常同時接受許多種毒物累積,根據實驗動物所定出的承受量真的是人體的安全承受量嗎?農藥使用量的制定都是假設施用者知道其危險性,並會正確的使用,但實際上農藥的複雜性恐怕須具有農業化學或毒物學學位的人才看得懂,所以並未遵循使用安全須知,以致危及施用者及消費者和四周環境都是可想見的。如果說農藥是安全的,對體弱、年老者安全嗎,對兒童和發育中的胎兒安全嗎?該項檢驗的實驗動物僅施用一種毒物,但幾種毒物相加,它們的共同作用為何呢?這些恐怕都必須等到地球上人體試驗病例夠多,證據夠明顯時,才能確認了。 看來檢驗農藥的致癌性並不客觀,科學實驗還是人為操作的。如PAN( Pesticide Action Network North America ) 所警告的: 「…要客觀及長期追蹤毒性評估並不容易。首先,因為花費昂貴及需要長時間人力投入,並非所有毒物都經過危險評估。那套評估要先決定評估那項毒物,照理說,較危險及使用較大量的應優先評,其實卻不然,許多毒物因為利益輸送及毒品工廠不願登記曝光而躲過調查,重審評估的資料更是缺乏。不幸的即使美國環境保護局US EPA要求廠商在產品註冊上市前進行多項基本的研究,但許多毒物資料缺乏,僅用實驗動物作了有限的研究,並未提供足夠資料確定該毒物不會在人體致癌、不會危害環境等等。較完整的資料,較慢性長期的後果,通常要在使用多年才顯現,DDT就是一個例子,當初人們認為是無害的,現在已經證明是有害的,但禁用之後毒性還在…這些都對生態造成毀滅性的傷害。民間獨立研究機構雖客觀,但常須等到己造成嚴重損害時才開始研究追查,可是至少也要經過 15-20 年才知道毒物的副作用。所以即使是較權威較客觀的官方(美國環境保護局US EPA世界衛生組織WHO,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對毒物的那套評估標準並不客觀,也不足以保護人體及環境。…」 以上舉例香蕉種植濫用化學殺蟲劑的情形,僅是其中一個例子,有許多農作物使用農藥種類更多,用量更大。即使聯合國保護環境計劃早己簽下國際合約,把許多化學藥品定為全球消除的首要目標,它們卻被送到開發中或更落後的國家,被強力促銷及大量使用。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都在同一艘船上。在臺灣我們都知道農藥問題嚴重,需不需要吃有機香蕉,我想是需要的!自利利人方式除了可以學習在陽台或屋頂種些有機蔬果,採購有機耕作產物之外,長期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要結合大家的力量,要求政府農業單位禁用化學毒物,把研究經費轉移到長久安全有效的耕作方式上。我們唯有了解並參與農業耕作方式,監督農藥的施用情形,然後才能享有真正安全的食物。 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香蕉研究所 www.banana.org.tw www.pesticideinfo.org www.epa.gov/pesticides www.pan-international.org www.inchem.org www.pesticidewatch.org www.pesticides.org "How does EPA" decide whether a substance is a carcinogen? by Allan Felsot, EnvironmentalToxicologist at the Food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Laboratory,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esticides.montana. edu/pcideprofiles/carcinogens 金蓮花Nasturtium是天然的害蟲剋星(蚜蟲、線蟲等),它的花和葉子都可入菜。 羅勒Basil 是花園中的常見驅蟲植物(蒼蠅、蚊子、線蟲),也是重要的廚房配料。 把上列香蕉果園常用農藥整理出來,再參考化學藥劑相關資訊的網站把各農藥的各項毒性列表如下:
艾菊Tansy可驅螞蟻、飛蛾和蒼蠅;用葉子給貓狗擦澡可驅跳蚤。 有機菜園常見的萬壽菊marigold能驅線蟲和各種害蟲 洋甘菊Chamomile是“植物醫生”,能幫助人和植物殺菌及增加抵抗力。 |
本期目錄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