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1年8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1年8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康復心靈 康復身體──自在的活在多次元的世界雷久南
預防之道
大地的康復能量雷久南
養生智庫
談肝膽結石對身體的重大影響邱麗惠
自然建築
如果都市農園如此設計周妙妃
生機建築百寶箱──天然塗料(上)
俞靜靜
心靈湧泉
靈性詩篇——第三篇歸無所得法(二十四)潘定凱
談十二感官的運用呂理瑒
心得分享
邁向新地球──振動康復卡巧如
從塑化劑的食品危機談良心企業邱麗惠
雷久南博士信箱
雷久南博士信箱雷久南
未來醫學
未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二十一)潘定凱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二十一)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二十一)

 

許多靈性的傳統都有實施斷食或禁食。舊約《聖經》中就有許多關於禁食的文字。可以見到人們以禁食來取悅神的情形。新約《聖經》是耶穌基督用祂的一生來詮釋了一種新的、對神的信仰,在新約《聖經》中。耶穌的禁食的故事則並非取悅神,而是在沙漠中禁食四十天後受魔鬼誘惑,這個過程,可說是相當有意思的故事。與佛陀證悟時的故事,相當類似。以下是聖經馬太福音的4:1~4:11。

~~~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誘惑。

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

那誘惑者(魔鬼的別名)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的翅飾上

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就連你的腳都不會碰到石頭上。』」

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

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賜給你。」

耶穌說:「撒旦(魔鬼的別名),退去罷!因為經上記著說:『當你拜主—你的神,就只能事奉祂。』」

於是魔鬼離開耶穌,然後有天使來伺候他。

~~~

回教則至今仍保持著禁食的傳統,每年的九月是禁戒月,禁戒是從日出到日落間,飲、食、男女、都要戒除。世界回教會(Muslim World League)的愛爾阿斯博士(Dr. Arafat El-Ashi)寫了以下斷食的益處。

1.
斷食教導人們誠摰的大愛,願意為信仰而斷食乃是對更高大我的一種追尋、對上天的崇敬與大愛的舉動。

2.
斷食會令人對生命有希望,因為斷食是希望能取悅上天、希求祂的寬容。

3.
斷食讓人生出奉獻的美德,因為此時人是因為奉獻上天而斷食。

4.
斷食也令人生出精進心與良心,因為此時並沒有世間的權力強制你斷食,你是依自己的良心生起對上天的信心而斷食。沒有比這更好的培養良心的方法了。

5.
斷食令人遵守忍耐心、無私心的教條,他會感到匱乏之苦而忍耐之。

6.斷食是對意志力有效的訓練法。

7.斷食令人心志清明,身體輕快。

8.斷食令你見到儉省預算的方法。

9.斷食訓練適應力,斷食令你改變每日生活的流程。

10.斷食令人守規矩,健康的生存。

11.
參與了宗教兄弟們共同的斷食,會激發真正的人類整體兄弟之情,在上天之前人人平等。

12.斷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確認自我、控制自我的處方。

可見斷食是一種對心志的訓練,因為飲、食、男女這幾件事,如《論語》中告子所說的「食色性也」,乃是人類基本的欲望。如果能對基本的欲望有所控制,自然也有辦法控制其他不當的欲望,並生起良好的心念。

但是任何的戒律,如果落於一種形式,那就失去這項行為的意義了。也有統計說在埃及,回教的禁戒月,食物事實上消耗更多,若果真如此,就顯然是大家只維持了形式上日出到日落間的斷食,反而在日出前、日落後吃得更多,忘了先知們立下禁食儀軌的意義就是要少吃和控制欲望。禁食就是要暫時摒除俗事,將心念放在信仰之上,多花時間做一些有關信仰的功課,希望身體在減少飲食的工作負擔之下,能在「追求高等的自我」或是「與上天同在」這些方面有所進境。

佛教中的斷食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佚,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不香油塗身,不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非時食就是日中一食,每日中午一餐,等於一日中大部份時間都斷食(也有儀軌作更長的斷食)。日中一食的原因是餓鬼道的眾生,會在午後出來覓食,但是因為他們的業報,令他們吃任何東西都化為火燒自己。為了不令餓鬼看到食物而受苦,所以午後不食。佛陀在證悟前也經歷過許多不同的苦行,包括斷食。這些苦行雖不是佛陀證悟的主因,但是確實是一種助因,所以佛陀的大弟子摩訶迦葉是「頭陀第一」,也就是苦行第一,因為苦行會令人心識清明,也會較容易對受苦的眾生生出憐憫慈悲心。

摩訶迦葉說他自己執持苦行的原因是,若有苦行的習性,會令人生在世間時,就算沒有遇到佛陀這樣的覺者的教導,也能夠自己由因緣就覺悟(例如見到落葉就能明白世間沒有常在的東西,因此警醒到肉身的短暫而精進修行)而證悟得近似佛的層次。而佛陀也讚歎摩訶迦葉的苦行,說因為這樣,正法才能久住。為何苦行可以令正法久住呢?所謂的「苦行」,其實就是一般人認為這樣不夠「舒適」,所以就是「苦行」了。「正法」就是明白眾生受「苦」的原因,於是真心修行,證到自己能消滅苦的原因。其實「苦」的起因,就是先執著了「我」,再執著我要有某一些外在環境的條件,例如衣食住行的標準,或是別人行為是否合我心意等等。一但達不到標準時,就是「苦」了。苦行會令人看破這些標準,而消滅了苦的因,同時破除了對「我」的執著-破除了這真正的、一切苦的原因。摩訶迦葉苦行因為是真心付諸行動去消滅苦的因,等於做一個有修有證的模範,所以就容易正法久住了。

以上可見靈性的傳統都講究斷食或禁食,可見這「食物」確實是人間一項大大有吸引力的東西。到底多麼有吸引力呢?

佛經的《起世經》說到地球上的眾生本是來自光音天,因為吃了當時地球尚未成形前的泥漿,身體變得粗重,失去光明,不能飛行,於是就成為地球上的眾生了。

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一個類似意義的故事。

~~~

普西芬是管理農作收穫的女神黛美特的女兒,在眾神居住的奧林匹斯山的神殿中,常常見到天真美麗的她響著銀鈴般的笑聲。黛美特非常愛這個女兒,當她去人間照顧田地與樹林時,她也帶著普西芬同去。普西芬的美麗,連管理地府、不常見天日的地府之神黑地斯也注意到她而愛上了她。但他知道普西芬的母親絕對不會願意與她的女兒分開,所以他決定綁架普西芬。

有一天,普西芬在草原上跑來跑去收集花朵時,她遠離了她媽媽和照顧她的森林精靈們。突然間,地面裂開,裂縫中,衝出四匹黑馬拉著的黑色馬車。駕車的就是黑地斯,他抓住了那嚇壞了的普西芬,一群草原上的豬也掉入了裂縫中。普西芬的驚叫聲與豬的哀嚎聲,在那立刻就閉上的裂縫中,很快的就消逝了。那位牧豬的孩子,只能站在已經合上的裂縫旁,哀悼他失去的豬群。

黑地斯以最快的速度,駕著他的馬車,離開了有陽光的世界,進入他的地下宮殿。他讓普西芬坐在他旁邊,一張由黑色大理石雕成的后座之上,給她金飾與各種珍貴的寶石。黑地斯雖然是地府之王,人們稱他為富有之王,因為所有地下的財寶都屬於他。人們也稱他為好客之王,因為死後的靈魂在地府永遠都有一個位子可住。但是普西芬一點也不快樂,她完全不希罕這些東西,她只要溫暖的陽光與花朵,和她那一頭金髮的母親。

在地府中,普西芬看著亡魂度過冥河,然後喝著從那些黑暗的白楊樹下流出的泉水,那被稱作遺忘泉的泉水,而忘記了他們是誰,也忘記了他們在地上所做的一切。判官將死前造惡的罪人送往地獄,永遠受著鞭打的刑罰。為人造福的英雄們則被送往永遠有著光明的樂園中享樂。

在地府的宮殿旁,圍繞著如泣如訴的黑暗白楊樹與柳樹,花園中只有一棵小小的石榴,會結出美味的石榴。地獄的園丁將美味的石榴獻給新皇后,但是普西芬拒絕吃亡魂的食物。她無言的伴著黑地斯走過花園,她的心漸漸的化成了冰。

在地上呢,黛美特焦急的找她的女兒,大自然也隨著黛美特一同哀傷,葉落、花謝、田地荒蕪。在農作女神哭泣時,似乎萬物都無法發芽生長。人與動物都受著飢餓之苦。當黛美特又回到失去普西芬的草原上,悲傷的想著普西芬時,一個名叫奇特馬斯的男孩,走來問她為什麼哭,她說她在這兒失去了女兒,奇特馬斯就說他曾聽過他那牧豬的哥哥說他的豬落入地下消失不見,同時聽到一個女孩的驚叫。

黛美特聽了才知道這是地府之神奪走了她的孩子,於是她忿怒的向眾神之主宙斯告狀,並說她無法再令地球變綠,除非宙斯命令黑地斯將女兒還給她。

宙斯當然不能讓地球就這樣毀了,於是命令傳訊之神賀密斯通知黑地斯必須將普西芬還給黛美特。黑地斯也必需聽宙斯的命令,於是很悲哀的對他的皇后說再見。不過,在普西芬快樂的隨著賀密斯回到地上的同時,地府的園丁很高興的向黑地斯報告說普西芬在失神的時候吃了幾顆石榴的種子。黑地斯於是也高興的笑了,因為吃了亡魂的食物的人,就一定要回到地府。

普西芬回到母親的身邊,黛美特又再度的快樂了,於是大地又有了生機,花再盛開,穀物豐熟。不過當普西芬向母親說她吃了亡魂的食物,一定得要回到黑地斯身邊,她的快樂又再度的變成哀傷。為了地球的生機,宙斯於是命令普西芬不需要永久待在地府,她吃了幾顆石榴的種子,就回到地府幾個月。

因此每一年,當普西芬離開黛美特時,她的哀傷就令地球進入冬季,萬物不生。一旦她聽到女兒的腳步聲時,天地又復甦了,春天就來了。只要母親與女兒相聚,大地就溫暖充滿生機。仁慈的黛美特於是就教幫她找回女兒的奇特馬斯,駕著她的馬車,載著穀物種子,灑滿大地,並教人們如何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以度過萬物不生的哀傷寒冬。

~~~

文中的普西芬吃了地府的東西就必需回到地府,這可說是譬喻人吃了地球上的食物就一定要回到地球。普西芬不在地府時,與母親相聚十分快樂,這可說是譬喻人死後在天界與上天相聚十分快樂。文中地府的情形與中國傳統中說的死後過奈河橋,喝孟婆湯,忘了自己是誰也十分相似。所以由這個故事可以看到東方與西方文化似乎有相同的源起。

古希臘文化可說是今日西方文化的源起,今日西方國家的政治的制度多是來自希臘、羅馬文化這一支。而西方文化在今日可說是一種主流文化。我們可說,很有趣的,似乎在古希臘神話隱隱約約的道出了人類「命運」的同時,古希臘文化也隱隱的引領著今日人類的文化。

在中國,靈性傳統的斷食則是道家的「辟谷」。「谷」就是「穀」的意思,所以辟谷就是避絕穀物或避絕糧食。通常這個「辟谷」的過程是在依法修行後身體自行發動的。人在長期齋食、無欲、調息之後,內臟健康,不再耗氣。於是體內正氣充滿,便自動不再想要吃東西,或是不再需要像穀類這種粗重的糧食了。也就是「氣滿不思食」。「辟谷」聽起來很神奇,想必有人認為這是神話傳說或迷信,一點也不「科學」。但是我們看,太陽系的運轉,這種需要巨大能量的運動,這些天體也沒有「吃」任何東西。如果這樣想,也許就不會覺得「辟谷」很神奇了。在現代也有人用針刺或按摩的方法,令人暫時不想飲食而達到身體可以休息而排毒、減重的功效,算是現代版的「辟谷」。

漢代養生家王充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可見腸中清淨與長生有著絕對的關係。晉朝葛洪講內修的《抱朴子》內篇,是講有關求長生的仙道的巨著,仙人是要往上飛昇,依前面佛經所說,天人吃了地上泥漿,身體粗重,不能飛行,所以求仙要盡量不吃地上的東西,應該也可說是理所當然之事。世間一般人多會認為身為帝王乃是人間至樂,《抱朴子》中可見到葛洪將帝王生活與求仙的人的生活相互比較,也可以見到斷食清腸是求仙道的必要條件之一。茲摘錄一段如下:

~~~

而求長生,修最高的道,要訣在於志向,而不在人富貴與否。如果人不對,擁有高位,豐富的財貨,反而是巨大的負擔。為何如此呢?學仙的法門,就是恬靜、愉悅、澹泊、清淨一切嗜好、欲望,向內心觀聽,無心於肉身的享樂。帝王有天下的重任在身,管天下政務、神思皆勞累於天下之事,稍微做錯了,虧負了王道錯待百姓,難免怪罪自己。又有良酒美色,這些傷害、耗損人體精華、令人憔悴之事,講也講不完。就像蚊子一直叮,人就坐不得安,虱子一直咬,人就睡不得寧,四海之內的事又比這些更多更繁。如何能夠關閉耳目、專心於數自己的氣息、長期食齋以求潔淨、再親自照顧爐火以燒丹藥呢?漢武帝己經算是長命的,可說是得到了一些養生的利益,但是這些小小的助益,根本幫不上君王平日身體精神巨大的耗洩。

學仙的方法是要靜寂無為,忘卻自己的形骸,而身為人君的日子就像巨鐘日日敲,巨鼓日日響,每天都驚心動魄,變動莫測。仙法要愛及含蠢蠕動,有靈氣的萬物,身為人君,一怒則斬人如麻,還有誅滅夷狄的戰事若起,則伏屍千里、血流成河。仙法要禁絕食用腥臭之物,甚至停用糧食,清淨腸胃,而人君烹肥宰瘦,屠割群生,食盡一切珍饈。仙法要博愛一切,視人如己,為人君則是弱肉強食,開闢彊土,動不動就數十萬人暴屍荒野。所以秦始皇、漢武帝之時,人口都大大減少。古人有鬼魂結草報恩之事,當然也會怨恨報仇,所以人君有煩心的天下大事,攻擊他的身體,又有人與鬼共同的怨恨他。這兩位皇帝,僅有好求仙道的名,但沒有真正修仙道的行為。這些淺薄的事都做不到,何況還有更秘密深奧的仙道之法,他們根本不曾聽聞。又找不到有道之土為他們製作仙藥,難怪他們無法長生。

~~~

文中可見求仙道至少要寂靜、無欲、仁慈、博愛、潔淨齋食加上斷食清腸。帝王求仙道通常是為了持續生命以持續世間的享樂—肉體的欲望與權力的欲望。可是我們在葛洪文中,可見到真正的快樂,其實都是來自「少欲無為,安心自在。」由此也可見各種靈性的傳統,其實都早就知道,「多欲」中所得的快樂,會令人執著於肉體的延續,其實是造成未來所求不得的「苦」的根源。「少欲」才不會執著於肉體的快樂,令身心皆清淨,才是一切快樂健康的本源。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